通渭县第一中学

家乡区县: 甘肃省通渭县


据史料记载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时任知县冷文炜带头捐资,在县城东南隅“养济堂”创建成立了“近圣书院”,当时对考入书院的生员,提出:“能学有本原,不专以记诵词章为务”。1874年(同治十三年),知县吕鉴煌在原“近圣书院”旧址上倡建“寿名书院”并撰《迁建寿名书院碑记》,首倡“学优品粹”之学训。又历半个多世纪,到了1939年,毕业于国立北京法政大学的阎焕炜先生,倡导兴办中学,在原“寿名书院”遗址修建校舍,是年9月4日,一个拥有39名学生、4名专任教师的初中班,在阎焕炜的主持下开学上课了,这就是通渭教育史上的第一所中学——通渭县立初级中学。1942年,学校增设了高中部。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甘肃省通渭县中学”,1979年被确定为定西地区重点中学,1985年更名为“甘肃省通渭县第一中学”, 2006年改制为普通高级中学,学校迄今已历六十八个春秋。
回顾通渭一中的办学历史,有过抗战时期“打教育救国大旗,开通渭教育新篇”的梦想和艰辛,有过“阎公诚召天下士,四海贤达会通中”的美名和盛况,有过文革期间的彷徨和创伤,也有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蒸蒸日上、开拓发展的大好局面。岁月的长河激荡和积淀了通渭一中悠久而丰厚的发展历史,近七十年的风雨砥砺、春华秋实和几代人的革故鼎新、薪火传承,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建设人才。
中原自古为文物之邦,何世无材,养成枝杆参天起
学校于今乃英年所会,诸生有志,切向根源实地来
通渭县第一中学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有建筑面积分别为3876平方米,3980平方米教学楼两座,6134平方米综合楼一座,1469平方米办公楼一座。先后被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授予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二五”普法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授予“甘肃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集体”,被团中央、农业部、中国科协授予“实践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学校还先后被命名为“甘肃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定西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和“定西市科普示范学校”,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授予 “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高考工作先进单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通渭县第一中学秉承“学优品粹”之校训,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基,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和“以人为本,民主治校,科学管理,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突出“抓德育持之以恒、抓常规夯实基础、抓教研开拓创新、抓管理以人为本、抓队伍提高素质、抓质量争创品牌、抓安全防患未然、抓后勤服务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各项工作成绩喜人。
“学优品粹”之校训源自1874年时任县令吕鉴煌在原近圣书院废墟上(通渭县第一中学现址)倡建寿名书院时所倡之学训。通渭一中1939年建校后一直延用该校训。

 

浪子-毛毛(2014-04-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