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烧包节”或“鬼节”。旧俗自农历七月初一起,即有人陆续鸣炮燃烛,迎接先祖亡灵归来,十三日至十四日晚,则封纸钱焚包。在某些山乡,还有人捐资于寺观举行“孟兰会”,以3至5日,进行、放焰、放河灯等活动,为孤魂野鬼超度。此俗渐疏,仅有少数老人为列祖列宗烧冥钱。
中秋节指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晚,民间吃糍粑、月饼,全家团聚赏月,此习相袭至今。桃江县有“中秋”晚上“摸秋”的陋俗,即一些年青人邀合一起,到农家园地偷摘瓜果,主家见此亦不能责骂;还有的偷了瓜后,用布包好送到极盼生育的人家,称作“中秋送子”。
重阳节指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民间有游山登高之习。境内以会、碧云峰及浮邱山等处游人最多。此节令前后,多有大风,因此农村向有“年年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之说。
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小年节”。依旧俗,住户人家要在先晚送“司命菩萨上天”。同时略备酒肴聚餐,以作过年准备。亲友亦开始互赠过年礼物。
除夕指农历年的最后一个夜晚。除夕日家家户户换门神、贴春联、敬祖宗,全家人聚集“吃年饭”。进餐后饭菜均须有剩。入夜要在堂屋烧旺火(以树蔸为主)。俗说:“堂火越旺,富贵越长”。人们围火,直至天亮时分,称“守岁”,表示对光阴的留恋。守岁时,长辈给小孩赠“包封”,称“压岁钱”。城镇居民烧堂火之习已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