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熙公祠位于彩塘镇金砂一村,俗称“斜角头”。坐东向西,为华侨汇资兴建。该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竣工于咸丰元年(1850)。历时十四年。从熙公祠分前、后二进,两边有“火巷”,后面有“后包”,建筑考究,装饰富丽堂皇。其石雕艺术更堪称一绝。祠之头进开三门,凹肚门楼由石砌而成,喷水柱光可 鉴人,其上有倒吊石花篮,四幅石雕方肚分别以鱼樵耕读、花鸟虫鱼为题材,其中二幅分别刻划了20多个形象生动的人物,神态各异,或出没于山林曲径,或穿梭 在亭台楼阁之中。琳琅满目的木雕装饰,使整座建筑显得富丽堂皇。出神入化的石雕更令人叹为观止。
琳琅满目的建筑装饰,使整座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首进门楼前理分置精致石狮一对,门楼屋架为双面镂空石雕。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镶嵌于门楼石壁上的四[1] 幅石雕.这四幅石雕分别以土农工商,渔樵耕读,花鸟虫鱼为题材,每幅石刻都很好地运用了“之”字形的构图,将不同时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画面,浓缩故事情有节。表现最富戏剧性的瞬间。
一幅“渔樵耕读” 图,分布了二十五个人物 或穿插于亭台楼阁之上,或出没于山林曲径之中,或抛网捕。或牧牛而归,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花鸟虫鱼”则以自然取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展翅的鸟,跳跃的鱼,肥硕的荷,怒放的花......无不惟妙惟肖,尽态极妍,其艺术造诣之高,堪称一绝。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