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是千年古郡,钟灵毓秀,境内很多名山大川胜景,风光旖旎,为世人留下不少富有地方特色且很有文学价值的对联文化。其中最典型的当属高州南桥头一副古名联∶“南桥头,二渡如梭,横织江中锦绣;西岸尾,一塔似笔,直写天上文章”。相传上联是清朝张之洞出句,下联 为清 朝杨颐(高州人)对句,不仅对仗非常工整,读来也 琅琅 上口,就 连老人小孩都容易记住,而且借景抒情,气势恢宏,比拟恰当,读后使人心 胸旷达,志存高远,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与欣赏价值。就连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专家也给予很高评价,乃对联中之极品。
耸立于高城西岸江堤旁边的名胜宝光塔,清朝屈大均也撰一副吟咏宝光塔对联:“高州临福地,巍巍宝塔昭千古;鉴水绕城池,潋潋清波育万民”。又如清朝戴锡伦也为宝光塔所作一联,云:“四面青山皆宝幛;一 竿秋水尽清波”。两副对联均描写宝塔之巍巍与鉴水之悠悠,兼寓高州源远流长,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越,含有福泽万民之意。
高州有很多庙宇庵堂胜景,其中很多庙宇联颇具特色。如高凉岭冼庙有副佚名联:“慈母本慈心,遗爱与高凉万古;佑民兼佑国,丰功著纲目三书”。又如河北著名楹联家为高城冼庙创作并悬挂于庙内的一副木刻对联:“天厚高凉,遣夫人砥柱岭南,巾帼横 刀镌史册; 庙崇大义,传风节扶摇云外,慈恩化雨泽苍生”。这些对联尽情抒发了后人对圣母的爱国、民族团结精神的万分敬佩及缅怀之情。
还有一些对联,它记载着 宗族历史之源远流长,如马贵练氏宗祠的楹联:“岐山系胄;窦水开基”。读了此联,令人感慨良多。高州圣殿联:雄才远播东西外;正气长留天地间。它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大雅。高州益寿庵联曰:“益上益下;寿国寿民”。上下联短短八个字,立意高,关系到国家与民众,通俗易懂,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建于唐朝末期的根子杨仙殿,殿前古对联至今还历历在目,联曰:“地学得玄机,唐代荣封称国手;师传皆妙诀,今时显应洽民心”。联语诠释唐代堪舆大师杨救贫的丰功业绩,突显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地理文化。
有些对联既情景交融,又达到励志修身之大义。如百年名校高州一中的远瞩亭有副名联:“仰而观,俯而察,赏心悦目,大好河山还属我; 春之日,夏之夜,良辰美景,多情风月每留人”。此联不仅采用自对手法,还通过借景抒情,融入爱国情怀、珍惜光阴、懂得观察事物、学会做人的大家气魄与胸襟。尚义名区的牌坊巍巍,上联镌着:“愧我登循吏 传”; 下联刻有:“此邦真有古人风”。原来此对联是清朝高州知府胡国纲所作,读来琅琅上口,让人感觉清风徐徐,沁入肺腑,对于今天开展反腐昌廉则更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PS:网络营销个人能力秀主页是http://wm23.cn/Ocean4380,请大家关注!
梧桐子网站是:http://www.wutongzi.com/uc/44224808.html,我为我家乡——广东高州代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