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中地区的人工灌溉渠道。汉武帝时开凿。自今陕西眉县东北的渭水北岸,引渭水东流经今扶风南,武功、兴平、咸阳之北,至灞、渭会合处东注入渭水。三国魏卫臻征蜀时,征集民工又自陈仓(今宝鸡市东)引汧水东流,和汉成国渠相接,总称成国渠。北魏时已湮塞。西魏大统时重修筑堰,唐贞观后亦屡有修治,溉田甚多。宋涸废。
“成国渠”遗址位于大阜乡马堪村东北约200米处,北距高于渠约800米,东为土壕,西北为平坦的耕地。遗址地处北邙原与南部平原交接处的断崖边,为一古渠道的断面,该断面呈锅底形,上口径约8.5米,深约3.5米,多层淤沙将其全部填实,淤沙中有饰绳纹的板瓦出土。
根据《水经注》等文献关于汉“成国渠”流经线路的记载,该遗址应是汉“成国渠”的一个断面遗址。是1988年文物普查时新发现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