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之灌南

家乡区县: 连云港市新浦区

公元1128年,黄河南迁夺淮,奔流入海,在苏北大地上形成一条迷人的潮汐河----灌河。灌河水深河直,如一条巨龙横卧徐淮平原,有苏北“黄浦江”之美誉。 灌河岸边,有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这,就是灌南。她继承了母亲河的博大与深邃,厚积薄发,正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崛起于灌河岸边。

灌南,地处苏北平原,濒临黄海,是我国十大港口城市之一--连云港市的南大门,面积1041平方公里,74万人口,版图象一把“金钥匙”。灌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经过岁月积淀的五张文化名片——“小品”、“音乐创作”、“书画艺术”、“自行车运动”、“魔术杂技”,正传播着灌河深邃的历史文化。

灌南处于南北交通枢纽地位,高速公路、铁路、航运、水运、海运等组成密集的交通网,距连云港火车站70公里、连云港港口90公里、连云港机场80公里。通过境内的京沪、沿海、宁连三条高速公路,到上海、南京、苏州、青岛等中心城市只要3到4个小时;已开辟了通往北京、沈阳、上海、广州、桂林等城市的多条航线;境内河网密布,灌河横贯东西,上与京杭大运河、长江相通,下经堆沟港出海,可到达上海、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国内外各大港口。 近年来,在“开明开放、诚实诚信、创新创业、自立自强”的灌南精神指引下,灌南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崛起于苏北大地,成为黄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

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地理位臵优越,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7年元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连云港视察,指出连云港发展的独特优势;2007年4月,现任中组部部长、原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更是强调“沿海开发,连云港是重中之重”的苏北发展战略。为抢抓发展机遇,连云港确立了“一体两冀”的发展格局,处于南翼之巅的灌南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崭新历史机遇。

近几年,灌南通过实施“以工立县、以港兴业、以城带农”的发展战略,形成化工医药、船舶物流、冶金机械、板材家具、酿酒食品等主导产业。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东临黄海,南依灌河,北靠新沂河,西至204国道,形成260平方公里的内陆半岛。主要规划建设化工产业园区、船舶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加工区、临港大工业区、现代物流加工区,配套堆沟港新城和长茂新区,形成“5 2”的功能区划。

灌河全长77.5公里,宽400-1000米,水深7-15米,现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拦门沙疏竣后可通航5万吨级船舶。灌河开发已列入省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正在建设的盐灌船闸竣工后,灌河可直通大运河、长江,成为海河联运的纽带。江苏灌河船舶工业园依托灌河黄金岸线组建,目前已引进宏冠船业、恒成船业等船舶制造企业近20家,每4年将有约50条2万吨级以上新巨轮由此入海,船舶修造产业已成为灌河半岛重要经济增长极。

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城市建设也快速发展起来。近几年,按照38平方公里、30万人口中等城市规模定位,灌南在全市率先实现规划全面覆盖、框架全面拉开、功能不断完善的城市建设新格局,城市形象发生了巨大变化,苏北水城的亮丽景观得到了专家、学者、市民群众的一致赞誉。环球国际购物广场、国际商务大酒店、南方家园、华夏豪门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新城区、老城区、开发区、五龙口湿地生态区组团共建,新城区行政中心、文体中心、教育中心、商贸中心和居住中心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知名水绿城市、和谐文明城市正悄然崛起。

灌南,这片神奇的土地,正带着从未有过的活力与朝气,勇立潮头,逐浪灌河!

欢迎光临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ZoeAlex

Zoe(2014-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