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发展和改革局 苦丁
(2014年10月22日)
摘要:目前我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投资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但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减缓、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仍然突出,稳定经济增长基础的难度依然较大。三季度我县经济增长8.7%,预计全年经济增速8.8%左右。在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建议采取稳定投资增长、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和推动工业优化升级等措施,努力保持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主题词:经济形势 资中 分析预测
一、前三季度资中经济运行的特点
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资中GDP增速9.4%,二季度增长8.7%,经省市统计局审定,1-9月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1.3和0.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4.48亿元,增长3.5%;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5.23亿元,增长10.4%;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94亿元,增长9.2%。
工业经济持续回落。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规模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工业利润总额22.68亿元,增长33.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0个百分点;亏损面4.7%,比去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下降明显。1-9月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4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在投资增速减缓的同时,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达63.2%,比去年同期上升5.59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平稳增长。1-9月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3亿元,增长12.7%,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和汽车消费较快增长,农村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动力。
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进入新常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明显减缓、经济增长动力的悄然转换,以及经济结构的避重就轻,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基本告别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保持7%—8%的中高速增长速度。
——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经济结构调整已经从调整增量阶段进入存量和调利益格局的阶段。面对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国家将不再依靠刺激需求的方式进行调整,而是主动采取供给方面的调整。
——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家曾出台系列强刺激政策,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将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目前中国的房价、产能过剩、货币、政府型债务等,这些负的政策效果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消化。
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从中长期发展战略角度来看,按照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转变。
——消费作用凸显。从过去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多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服务业地位提升。从过去主要依靠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多依靠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
——创新驱动作用增强。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和资金投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驱动增长。
——推行人的城镇化。从过去主要依靠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开发带动城镇化进程,转变为依靠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带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从而强化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资中经济存在主要问题。虽然目前我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投资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但市场需求不足、房地产开发过热、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减缓等问题仍然不容忽视。1-9月,全县工业产销率为99.3%,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工业投入方面,三季度累计完成第二产业投资35.83亿元,同比增长1.0%,比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技改投入仅增长0.7%,比去年同期回落25.9个百分点。总的来看,我县巩固和稳定经济增长基础的难度依然较大。
三、四季度资中经济走势分析及全年主要指标预测
分析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预计四季度及全年我县经济走势将呈现以下特点。
经济增速稳中略升。省市在上半年出台了促经济稳定增长的十六条相关措施后,近期我省又陆续出台了促进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措施。随着这些举措的贯彻落实,稳增长的效果将逐渐显现。预计全年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5亿元左右,增长8.8%。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随着全县重点领域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和重点项目投资规模的止滑回升,以及民间投资活力的不断增强,全县投资规模有望继续扩大。预计全年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左右,增长16.0%。
消费增长有所加快。随着省市县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网络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比重大幅提高,全县消费市场有望逐步回升。预计全年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8%。
物价涨幅保持低位。在经济增速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县物价运行相对平稳。预测四季度物价涨幅为1.9%。预计全年物价涨幅为1.9%左右。
附表: 2014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指标 一至三季度完成 全年预测
绝对值(亿元) 增速(%) 绝对值(亿元) 增速(%)
地区生产总值 180.66 8.7 215 8.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9.8 9.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5.45 17.5 125 16.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7.13 12.7 70 12.8
四、稳增长调结构的对策建议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和空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因此我县需努力保持投资与工业的稳定增长,以实现增长和调结构的统一。
——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建设,所有名义开工项目必须切实开工,所有在建项目必须完成进度目标。加快棚户区改造、成渝高铁和城乡交通建设。抓紧做好一批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落实开工条件,加快新开工项目审批,争取项目尽早动工建设。
切实抓好项目储备。本着“以项目拉动经济,以项目调优结构,以项目增强后劲”的原则,依据市场需求,筛选、储备一批带动作用强、体现结构调整的重大项目,形成梯次推进和滚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项目库。
明确投资重点领域。突出水利、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进一步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
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打破行业壁垒,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放宽对项目融资限制,扩大民间投资的资本来源。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改善民间资本间接融资条件。
——推动工业优化升级
促进资源优势转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快以传统资源优势产业行业的整合和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以五大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发展,改善产业组织结构布局,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未来方向,明确发展重点,发挥市场优势,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以五大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幅提升工业竞争力。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
加快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金融、物流和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工业与服务业在设计、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深度结合,推动工业和服务业的共生集群发展,以价值链整合全面提升竞争能力。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
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发展中等城市为基本取向,积极发展建制镇和中心村,满足农民低成本就近进入城镇的需求,增加农民带财产进城的净收益。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从根本上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服务型消费。以满足儿童教育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早期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医疗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私立医院。以增加闲暇时间为目标,大力发展第五食堂(即除学校食堂、公司食堂、商业食堂、居家食堂之外的公寓食堂)等社区服务。以增进居民身心健康为目标,大力发展旅游、体育、文化等民生服务业。
培育新型消费热点。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在税费政策方面予以倾斜。推广节能住宅概念,对能耗小、低碳型建筑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吸引绿色楼宇消费。加快新型环境保护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如PM2.5空气过滤器,社区直饮水站等。运用电子商务、云计算、近场通信NEC等先进技术对传统消费渠道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交易过程的电子化,提升便利程度,降低消费成本。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信息安全产品的推广。挖掘农村信息消费潜力,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普及计算机、互联网知识,提高农村信息消费水平。支持企业开发与推广基于智能终端的应用,促进智能终端的普及,扩大市场占有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