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五古”之珍

家乡区县: 吕梁市 离石区

离石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十分珍贵且在当时全国闻名的人文特产。但因沧桑变化,年久历远,都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今掘出古币、古布、古石、古歌、古土即“五古”,作一浅介,以反映离石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的还可以重新开发,造福社会。 古 币

指战国时铸造的“离石”地名币。战国时,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快速发展,商品经济产生。地处赵、魏、秦三边的离石邑、蔺阳邑(今柳林县孟门)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边贸繁荣,市场兴旺,当地人心灵手巧,就成为赵国北方的造币中心。

“离石”战国币属于在我国钱币史上地位相当重要的纪地钱,即钱文上纪的是地名。目前我国已发现并确认地域的战国时期地名货币有200多种。这些钱币上的地名都是当时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当繁荣的都城、要邑及边防重镇。离石邑、蔺阳邑就是赵国的重要边邑。“离石”币对研究当地战国经济社会发展、商业钱币分布及地名演变都是珍贵的实物资料。“离石”、“蔺”无孔圆足布有大、中、小三种,形制整齐,面文为地名,背面从肩至足有竖文。两竖纹之间有一、二、三、四、五、十一、十五、廿、四十、五十、卅六等数字,表示钱币的价值。

“离石”币创新的特点。一是创造离石圆足布三等币制。圆足布是由方足布演变而来,但比方足布好流通,易携带,深受市场欢迎。一种钱币分为三等,为我国货币史上的创举。二是铸造纪地钱、流通量大。铜币上铸离石地名,在山西、河南、河北和内蒙一带都广泛流行,甚至被中山国、韩国异地仿制。三是仿制秦国环钱。环钱是战国晚期的青铜铸币,是一种进步的币种。在已发现的70多种赵国纪文钱币中,环钱只有蔺、离石二品,十分珍贵。这两种环钱的型制——圆形、圆孔,比“布币”、“刀币”便于携带流通,适合商品交换的需要,对后世外圆内方钱币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离石、蔺战国币流通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方广大地区,特别是赵、魏、韩、中山等国。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河北省的易县、蔚县、张家口,河南省的郑州、辉县、洛阳、新郑,江苏省徐州市,山西省的芮城县、屯留县及内蒙南部都出土过离石、蔺布币。在当今火热的集币界都以藏有“离石”、“蔺”币为自豪。

古 布

指南北朝隋唐时期产生于离石一带的土贡“胡女布”。由于从东汉末年起南匈奴内迁,“五胡”之人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大量集中在以离石为中心的吕梁山区,汉族士人百姓大量难逃。当时居住于离石的胡人达数万,而西河郡(治离石)范围内总人口不过一万。经过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到唐代中后期胡人基本汉化。所以,不仅汉文化中的先进东西被胡人吸收,而且胡人生活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都传播到离石一带,其中胡女布就是少数民族女人织的一种布。《新唐书.地理志》云:“石州昌化郡......土贡胡女布、龙须席、蜜、蜡烛、芜荑。”《元和郡县志》云:“石州贡胡女布、龙须席、麝香、麻布。”可见胡女布在当时是作为一种朝廷贡品被国家征收的。胡女布不同于普通的麻布,但也是麻织物,应是一种带花纹比较精细的布料。

古 石

是古代离石出产的一种印石,叫“石州石”。宋代杜绾《云林石谱》里记载了宋人用三种石料作印材,即石州石、辰州石和光州石。石州石是怎样的一种石料呢?杜绾云:“石州产石深土中,色多青紫或黄白,其质甚软,颇类桂州府滑石,微透明。土人刻为佛像及器物,甚精巧,或雕刻图书印记,极精妙。”

宋代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文人辈出的时期。所以,为适应当时文化发展的需要,产生于离石的这种“石州石”就被发掘出来。从宋人的记载中可以看出“石州石”的特点是:一颜色,青紫或黄白;二质地,甚软;三微透明。由于有这些特点,加上能工巧技,便创造出文人案头“甚精巧”的工艺品和“极精妙”的印章。据分析,此石州石应当是产于离石东川一带的石英岩一类。当今盛世,文化繁荣,有志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离石人,很应当深入研究、探寻、开发这一古石宝藏。

古 歌

离石在明代之前,历代都是边地。魏晋时为匈奴所居。唐代武德五年(622年)石州置总管府,曾经管辖石州、岚州、西定州、北和州、北管州和东会州六州兵事。同时又是西域经陕北过黄河,越吕梁,到河东太原的交通要道,常有西域胡民军人路过或入居。到宋代既是北宋初抗辽的前方,又是宋中期抗击西夏的次边,到南宋时为金国占领。因此,边地、战争与民族融合便产生了以苍凉、雄浑、悲壮、豪放为特色的古歌。宋词中的“石州慢”(也叫“石州行”、“石州引”)词牌就是产生于离石一带的曲牌。石州慢,双调,102字,用入声韵。只是因年久历远,只留有词牌与格式,而丢失了曲调。如宋代积极主张抗战的著名爱国主义词人张元干的《石州慢》:

乙酉秋吴兴舟中作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张元干的这篇爱国作品,给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南宋爱国词人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石州慢》词牌源于唐代,歌词内容多反映边地军事,这与唐宋时期战争有关。唐时西域音乐传入后,有的沿用了原来异域特色的名称,如《望月婆罗门》来源于印度乐曲《婆罗门》。有些词调以边塞地名为名,如《六州歌头》,六州即甘州、伊州、凉州、熙州、石州、渭州。大西北地区,位于西域音乐传入中原的通道,流行的音乐带有西域胡乐的成分。此外有《单打石州》、《和尚那石州》、《赶厥石州》等词牌。唐代李商隐《代赠》诗写道:“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反映的是离情别绪,可见“石州”词曲在当时十分有名。

古 土

即“离石黄土”,是现代地质学上的一个专用名词。黄土分布于中国北纬34~45°地区,主要堆积于海拔2000米以下各种地貌单元上。总面积38平方万公里,构成世界最大、堆积最厚的黄土高原。堆积区处于沙漠—黄土带东南部干旱、半干旱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于西北、华北等地。堆积始于距今240万年前,至今仍在进行。

根据沉积特征、古生物、古土壤、地球化学及绝对年龄测定等方面的研究,刘东生院士将中国黄土划分为早更新世午城黄土、中更新世离石黄土及晚更新世马兰黄土。其粒度组成与矿物组合,在空间与时间分布上均有一定规律。在黄河中游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有粗颗粒减少、细颗粒增加的趋势。这是中国黄土的风成特征。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分别占50%以上。

离石黄土属于中更新世晚期,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黄河中游等地区,因典型剖面在山西离石区,所以叫离石黄土。该土呈浅红黄色,较午城黄土为浅,较马兰黄土为深,以粉砂为主,不具层理,含多层棕红色古土壤,其下多有钙质结核,有时成层。离石黄土厚90—100米,构成黄土高原的基础。离石黄土与午城黄土又统称为“老黄土”。

离石—午城黄土中的古土壤属于褐土型,形成于森林草原环境;洛川、吉县马兰黄土中的古土壤属于黑垆土型,形成于草原环境,且发育较弱。黄土与古土壤的交替出现,反映了第四纪期间的干湿、冷暖变化,及晚更新世更显干冷的趋势。深化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的磁学性质的研究对古气候、古环境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也许,等待(2014-11-2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