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企无信不存。企业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重要支柱和基石。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在职能部门的协调下,我市广大企业主动参与,构建起了以市场主体为对象,以信息化为手段,以信用评价为杠杆的企业信用监管体系,推进了我市企业的信用建设,改善了信用环境,完善了信用制度。
在中国轻纺城从事布生意的柯娟根,10多年来一直坚守着诚信的原则。他从不虚报价格,如果部分库存布属于次品,他总是如实相告,决不隐瞒。今年年初,巴基斯坦客商弗洛斯到他店里采购花边布,成交后,弗洛斯在汇款时向柯娟根的账户多汇了1万多元,并且丝毫不知情。虽然对柯娟根来说,对方是首次接触的新客户,但是他一视同仁,主动将多收的货款如数退还给对方,让对方十分感动。创业至今,柯娟根主动退还客户多汇的货款近20万元。正是因为他的诚信,不少客户成了他的固定合作伙伴。
正因为有像柯娟根这样众多的诚信经营户,中国轻纺城成为诚信市场的全国“榜样”之一。2011年,首批全国诚信市场出炉,中国轻纺城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场。今年,中国轻纺城更是推出国内首个专业市场廉诚指数,为其平台下1万余家轻纺城经营户信用评级,积极引导经营户诚信经营。
诚信经营不仅展现在专业市场,在农贸市场也蔚然成风。2012年,市区大龙农贸市场试点设立“农贸市场诚信基金”,利用诚信基金给菜贩们发了50万元的“诚信红包”。此后,“农贸市场诚信基金”在城区17家农贸市场推广。诚信基金的设立,大大激发了市场经营户的文明意识、诚信意识和依法经营、规范经营意识,增强了市场业主和市场经营户参与公益性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城区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等都有质的飞跃,彻底改变了过去市场“脏、乱、差”等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随着文明创建活动持续进行,我市深入开展了评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文明市场、诚信经营户、文明个体户等活动,大力引导各类经济主体依法经营,强化社会信用意识,建立信用监督机制,推动全市商业诚信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文明诚信之风在企业不断发酵。
2007年,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盾安精工集团有限公司、精功集团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评为浙江省首批“信用管理示范企业”。今年7月,绍兴100多名越商代表全市1万多名越商集体签署《越商诚信宣言》,诚信越商不仅在古越大地唱响,更是在全国乃至全球发出“诚信绍兴”的声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