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糕粿

家乡区县: 广东省陆丰市

糕粿是汕尾市海陆丰小食一大特色。

粿料用米粉、面粉、薯粉等,有咸甜两味,可分为岁时节日粿和平时粿点。

岁时节日粿有:春节蒸甜粿(年糕)、发粿、松粿; 正月三十日做九舌仔(又名双头尖或油漏仔),称「炒蚂蚁脚」;清明节做薄饼,蒸发包仔;四月初八做粉条;端午节蒸糯米棕、角棕、凉粉棕;七月半、八月半蒸重糕粿(有咸、甜两种) ;冬节做冬节蛤(糯米粉做皮,豆芽、葛薯、猪肉、香肠、虾米、鱿鱼丝、左口鱼粉末等为馅,捏成半圆形,倒入锅中用猪骨汤煮熟,再放茼荷叶,胡椒粉末即食),做冬节汤圆(用姜、红糖煮之);腊月廿四和除夕做菜包粿。平时粿点有:鼎客仔(甜)、鼎摔粿、鼎回螺(水瓜粿)、鼎锅溜、大粒丸亦称「大粒参」(有甜馅的糯粉汤圆,内包花生仁、糖冬瓜、肥肉、白糖等,咸馅同冬节蛤)、尖米丸(咸)、薯粑、铜盘推(猪肠粉)、铜盘卷、饺子、面厚、扎头糕(碗仔粿)、馄饨(云吞)、印桃粿(咸、甜)、老鼠角龟(用野生香草同米粉做成)、小米(番薯粉饺)、番薯粉丸、番薯粉线兜(炒薯粉条)等。

常见的小吃还有:菜脯(腌萝卜)丸、菜头(生萝卜)丸、炸菜头粿、油麻糊、豆花、豆浆、地豆羹、芋茸羹、白果羹、三豆汤、甜酒糟、蛤春丸、狗毛糕、草糕、甜糯米糜(加大风艾草、赤豆同煮为「大风草粥」)、牛腩粉、鱼糜、虾糜、蟹糜、肉糜、煮猪红 (血)、花生方(地豆米班)、炒米方、麻成等。

啊静056(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