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不来电 要么“电”不来

家乡区县: 浙江省诸暨市

    疯狂的“双十一”和世界互联网大会再次强调了互联网经济是发展趋势,是个必须抓住的机遇。而从李克强总理夜访义乌“网店第一村”,到我市主要领导三番五次调研电商工作,都说明了“电商换市”在各级领导层面是如此的重要和紧迫。

      但毋庸讳言,我市的电商发展还不尽如人意,与发达县市相比差距不小。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究。在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专家后,意识、人才、标准或许可以回答这一问题。

不缺脑袋,缺来电

      诸暨人历来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文化底蕴深厚,脑子灵活,这是我们诸暨人最为优质的人文基因,也推动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诸暨经济的强势发展。但在新一轮“电商换市”的大潮面前,却有不少人囿于传统思维,脑洞不开,裹足不前,不愿改变,少有涉足。

只求多露面。

     东港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屠春晖的定义里,电商平台只是一种形式特别的广告平台。

     屠春晖经常会接到各式各样互联网公司的合作邀约。但在他看来,作为一家主攻汽车配件制造的企业,现阶段企业核心显然不在电子商务,而在于对产品、服务和品牌的严格打造。屠春晖坦言,公司目前对于电商平台仍然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不指望靠它“打大仗”,但求“不落伍”,“只求多露面”。

东港并不是特例。

      在不少传统企业眼里,由于观念陈旧,电子商务往往成为“低小散”的代名词,或者只是一种出库存的手段。而有的企业,虽有“电子商务部”,做的却只是普通客服的工作,每天在电脑前重复:“亲,需要买点什么?”

     而我们的不少领导干部,其认识也停留于“电商就是在淘宝天猫开网店”,以致于为完成考核指标推动电商。

      “纵观周边城市对电子商务的重视和发展之势,我们还要保持必要的警醒,并奋起直追。”市商务局局长杨炬认为,杭州提出的口号是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之都,义乌要打造全球网货集散地,宁波则成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那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值得我们思考,也值得企业家思考。

当然,只有真电商,才会意识到电商并不是两台电脑一群客户。

       山下湖的永宝珍珠从2010年成立电商部后,每年销售额翻番。“电商有产品、页面、推广、客服、售后、物流六大块组成,不能有一个是短板,否决一票否决。”永宝珍珠负责人认为,相对于快速、露天型的电商模式,传统企业属于缓慢型、老龄化,传统企业迈向电子商务真的很难。

     但传统企业相对纯互联网所拥有的那些优势:线下渠道、供应商、物流等,则是它们多年行业深耕所得。

      洁丽雅就是从传统制造和销售模式中艰难走到电商的企业。“玩玩吧,别亏本。”洁丽雅股份电商总经理钟儒林坦言,起初并不看好电商。后来,认真的钟儒林拼了,挖人才,花心思,如今,网络零售已成为洁丽雅新的增长点,今年双十一更是创下了单日超2000万的销售。

      “现在已经不是说发展电子商务会得到什么,而是再不大力发展,会失去什么。”市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组长莫路峰担心,一些本土优秀传统企业再不转型电商,带来的损失和后果将难以估量。

不缺人工,缺人才

     淘宝大学调查显示,24.86%的企业最缺美工,24.29%的企业最缺运营,22.6%的企业最缺推广,19.77%的企业最缺客服。诸暨同样面临电商人才奇缺的困境,“外面的不愿意来,本土的又太少”。如果把人才比做是“电”,这大量的“电”还没来。

人才!还是人才!

      “首先是人才问题,这是很多电商企业的一块心病。”杨炬介绍,我市制造业发达,网货资源丰富,传统生产企业从事网络销售的条件完备,但是缺乏电子商务运作经验。电商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一些起步较早、发展较好的企业把电商核心部门外迁到杭州、上海等地。

      不少走上电商路的企业家认为,这主要受限于薪酬价格、行业环境等影响,不能吸引到足够多优秀电商人才加入诸暨传统企业及商家。同时,招来的电商人才与公司传统运营人才的难以磨合,也成为导致电商人才频繁流失的因素。

      对此,浙江长生鸟珍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华君很有发言权。

     早在2004年,长生鸟就涉足电子商务,历经诸暨电商的开始、发展与快速成长的各个阶段,而不论哪个阶段,人才,始终是阮华君最大的关切。然而,种种原因下,运营了10年电商的长生鸟也还是不得不把电商团队搁置在杭州。“人才的缺失,必然导致团队运营能力不够,这对电商企业来说,是致命的。”阮华君说。

     运营、策划、文案、美工、客服、售后等组成的电商团队,必须是一个高效率的快速作战团队。缺人才,成为记者走访的电商企业共同的诉求。

     事实上,袜都大唐已出现年销售上亿元的品牌运营电商。“但这样的品牌运营电商,数量很少。这与大唐电商人才稀缺很有关系。”大唐袜业协会有关人士指出。

      缺乏品牌,究其真正的原因也是缺乏人才。大唐一些大电商告诉记者,为了找到合适的美工、摄影、模特、运营和设计人员,不得不远赴杭州和上海等地。“他们只能提供远程服务。”大唐镇有关人士说,“对于一些小卖家来说,这样的外包服务要价很高,仅有的利润都会耗进去。”

      华辉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华就有同样的烦恼:“珠宝行业做电商,图片很关键。但我想拍摄一组高质量的产品图片上传到天猫时,在诸暨却很难找到专业人才。”郑华希望,这些最基本的服务配套能够得到保障。

     很多人会问:诸暨出台了很优越的人才优待政策,杭州有很多优秀的电商运营总监、设计总监是诸暨人,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外面那么多超强电商运营团队,为什么不肯来诸暨?

     “对人才的重视还没有从心底呼喊出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商企业家认为,除了企业层面对人才的真重视假重视质疑外,市里空有政策,却落不了地,是一个尚未被打通的肠梗阻。

     从杭州挖角来的洁丽雅电商常务副总赵总,如今已在诸暨电商界多年,他最大的苦恼是没有圈子。赵总说,到诸暨后可以说在吃老本,这也是很多电商人才不愿意来诸暨,宁可留在杭州等行业高地的原因。

     人才不愿意来,还有什么可以吸引电商企业留恋诸暨?

     位于枫桥镇的浙江海兰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网上母婴用品配送中心,租用15000余平方米的仓库,为全国30多家网店配货。最近,公司董事长叶伟华发现,仓储压力明显大了。

     叶伟华告诉记者,海兰贝的经营模式,就是把很多网店的仓库承包,形成了规模效应,所以,仓储问题,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壮大。“本来,我的企业在次坞,就是因为仓储问题,搬到了枫桥,下一步,不知道还能不能租到更大的仓库。”说起将来的发展,他很是担忧。

不缺产品,缺标准

      诸暨的特色产业,袜子、衬衫、香榧、珍珠等,已然成为网络销售的主打产品,为诸暨电商发展提供了产品资源。然而,标准化低导致的附加值低、信任度低等问题都困扰着诸暨特色,尤其是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前几天,在外诸暨人杨江想买20斤香榧送人,朋友告诉他,可以在网上购买,价格能稍稍便宜点。最终,思虑再三,杨江还是没有下单,他觉得网上购买农产品光凭图片不能判断其质量好坏,还是选择了托朋友在诸暨当地购买。

      杨江遭遇的是农产品网商普遍遭遇的信任难题。

     记者在淘宝网上直接搜索“诸暨”店铺,率先列出的前十页几乎都是农产品电商,然而,皇冠店、天猫店数量寥寥无几,很多店面都还处于心级,甚至找不到在线客服。

     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诸暨人开的淘宝店目前处于“有店无市”的状态,尤其是中小卖家,原因一是无品牌,二是承受不起流量运营费。

     生鲜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依然是行业现状。今年年初,诸暨网上年货节火爆开场,虽然销售可观,但大多“零利润”,只为打出诸暨本土的年货品牌。

     诸暨老何香榧的总经理何金灿在网络年货节中拿出了近700罐的特级香榧,每罐香榧重250克,成本价为68元,算上邮费,只售卖79.9元,可谓十足的裸价售卖。

     “考虑运输问题,许多特色农产品只能忍痛割爱。”市农业局信息中心主任孟秀飞介绍,诸暨特色的清明馃、土鸡鸭等百种本土农产品都未能参加网络年货节。

     一手助推操办了年货节的暨阳电商园负责人阮华君认为,农产品电商的信任质疑实质上是标准没有统一。

     有专家认为,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方式,仅仅靠电商企业和农户是很难实现的。以农产品电商闻名的遂昌已经遭遇了“非标”农产品的电商之痛。北界的红心猕猴桃通过几年发展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区域品牌,可是由于没有制定统一行业标准,网上的“北界红心猕猴桃”开始出现假冒,砸了牌子。

      “诸暨真正缺的是金字塔顶端的电商。”阮华君认为,不管是农产品电商,还是袜子、珍珠等,诸暨电商缺的是有实力的品牌龙头卖家,诸暨有那么多知名品牌,以及为国际品牌、国内一线品牌代工的企业,产品品质绝对过关,完全能在电商某个细分品类中做到最强,但目前很少有人愿意花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入去转型电商。

与伱情定一生(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