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友们,你们好!我来自增城,我为增城代言。吃过了增城的美食,爬过增城的山,看过增城的风俗,怎么少得了去增城的报德祠那里拜佛求个平安? 进入小楼镇腊布村,在一条小河边就能找到了这座古祠,庙名为“报德祠”,庙旁边就是一口古井和一棵枝叶不多,花朵也很少的木棉树,据当地的一位吴先生介绍,这口古井传说是何仙姑师傅麻姑打的,以前这一带村民生活很苦,麻姑就和村民捡木棉花,打水煲汤喝。而这棵木棉树据说是在建庙的时候一起栽种,有一段时间庙宇毁坏,木棉树也跟着枯萎了,有村民想砍这棵树修庙宇,结果斧头被弹掉,该村民手臂肿了一个月,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敢动这棵树了,之后,该树死而复活。 据了解,报德祠是唯一一座三教合一的建筑,非常罕见,分别代表佛教、儒教、道教,据介绍,北宋以前,当地有土著人士建过积因寺,元代改建仓沮圣庙,明洪武甲子年增建了景星楼,洪武十八年奉旨建报德祠。古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塔有600多年历史,古祠有400多年历史。古祠内建有“武德阁”、“洪圣殿”、“颖川堂”等殿堂,摆放着多尊神像和佛像,仓沮圣庙还保留有宋咸淳进士李肖龙的《帽峰夏云》,广州听雨轩“五才子”于元末书写的《浪湖春水》、《石潭渔钓》等诗。 目前报德祠已被当地政府保护起来,常有人慕名参观游玩。欢迎大家来参观增城的报德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