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历史
1996年5月29日,淮阳县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淮阳环城湖命名为“龙湖”。
开发后的城湖给水主要靠自然降水与河道注入,有进退水节制闸,进出水可保持平衡。湖中水质良好,经监测,可达到或优于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现湖区各种高低等植物200多种,各种高低等动物500余种。
湖内水生植物主要有蒲子、苇子、莲藕、浮萍、水浮莲、松杂、线杂、柳叶杂、水结巴草等。蒲苇是湖中的一大特产,蒲苇种植历史悠久。《诗经·陈风》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之句。湖内蒲苇种植面积最大规模时达7000多亩,覆盖整个龙湖的70%,年产量高达1500万公斤。蒲编制品誉满中州,畅销各地,其中的蒲垫远销东南亚、非洲各国。蒲子不仅是上好的编织材料,蒲菜还是宴席中的上等佳肴,是淮阳的特色名菜。蒲黄具有止痛之功效,是良好的中药原料。湖中还盛产莲藕,其藕色白质脆,味美无渣,为淮阳的一大土特产品。每到夏季,莲叶吐翠,荷花飘香,划舟采莲,使人神往。
湖中的蒲苇荡、莲藕面积广达数千亩,主要分布在东关湖、南潭湖、弦歌湖区域内,成了淮阳的一大自然风景。这些植物能降解湖内污染物,净化水质,还为各种鸟类及两栖类动物提供栖息繁衍的良好生态环境。湖中鸟类主要有野鸭、野鸽、鸳鸯、秃鹫、鹌鹑、大雁、鸬鹚、鹭鸯等,而鸳鸯、鸬鹚、秃鹫均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两栖类动物主要有泽蛙、蟾蜍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