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豆干

家乡区县: 广东省普宁市

      普宁豆干是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的汉族民俗小吃,特产之一。用大豆作主要原料,掺以薯粉、石膏、卤水制成的豆制品。

      普宁首先制作豆干的是广东省燎原镇光南村人,早在明朝初期就学会制作豆干了。元朝末年,群雄四起,中原战乱。后来,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其军师何野云(人称虱母仙),何野云懂科学,精通地理,流落于普宁一带,帮助普宁先祖们选地建房、造寨门、修坟墓。燎原镇光南陈氏二世祖妈北山许氏逝世后,适逢地师何野云流落于此,子孙们便请其为祖妈点地修墓,后遂择地于铁山砰硼地山上,名曰“美人献花”。因为主人家热情招待。有感于主人的盛情款待,很想再报答主人家。完工之后,何野云便神秘的问主人:“按贵乡的地理特点和祖坟的风水灵气,贵乡子孙将来定会官贵成群。未知你们想日出千官,还是三年一贵?”主人未经思索,随口答道:“当然是一日出千官为好。”何野云扳指一算,知是天机,惋惜万般地叹了叹气。于是,他根据本地的资源、水土特点,便教给光南村民制作豆干(潮音“干”与“官”音同)的技术,以圆“日出千官”之说。

      豆干的主要原料是大豆、薯粉、石膏、卤水。工艺流程为:浸豆,磨浆,除渣,煮浆,试粉,掺石膏粉,洒卤水,包块,盖印,压块云酸水,煮熟等。其中浸豆时间要适时,不然会影响豆干的质量;豆浆试粉,掺石膏温度一定要准,应根据不同的粉质,掌据不同的温度,否则全盘皆毁;洒卤水也要适时;而水质是决定了豆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大概这就是奥秘,即科学道理之所在。有趣的是,正宗的光南豆干,制作完毕后,每一块豆干中间皆有一个内凹方形小印,以此象征官印。

      豆干制作成功后,便如雨后春笋在光南传承发展起来,不仅成为光南村几百年来的主要副业,并逐步传播到普宁各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从普宁广泛流传至整个潮汕,乃至中国的许多地方及海外。光南豆干制作工艺是普宁光南人数百年的长项。如今,普宁豆干已成了光南豆干的代名词,有些村庄的制作技术已超过了光南村,大城镇乡村中卖豆干的小摊和小食店星罗棋布,不管谁品尝到豆干,特别是油炸豆干,都称赞说:油炸豆干,清中有香,补而不燥呀!

      普宁豆干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外也是名菜。如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地都有普宁华侨经营豆干生意。1986年10月,普宁鱼新村侨胞叶智坤先生,从加拿大回国探亲时,特地请家乡会制作豆干的人,教他制作豆干的整套技术。原来他准备回加拿大后要经营制作豆干的生意哩!

      普宁的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普宁豆干,普宁豆干也就成潮汕菜的一个品牌。于普宁的哪一个大众饭店,一进去,便可以吃到普宁豆干。豆干饭,也成了许多饭店的招牌,以此来拉揽生意。普宁豆干也是普宁民间一道家常菜,于墟,于市集,于乡镇的每个角落,都可买到。经常的,也可在农村的村前巷尾,听到有小贩在叫卖,豆干,买豆干……普宁豆干不仅在潮汕享有盛誉,而且在国内外也很为有名,于深圳广州的潮菜馆,于省外的潮菜馆,人们都是可以吃到普宁的炸豆干的。国外的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等地,也有普宁华侨经营豆干生意。

芝加哥(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