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工农现状

家乡区县: 绛县

【工业产业】

  十二五期间,绛县以转型跨越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在推进工业新型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上主攻三大方向:一是电力产业:建成及在建电力5大项目涉及热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四大领域,全部建成后装机总容量1200MW,另外安峪220KV变电站、中杨110KV变电站等电力工程正在实施或列入计划,“十二五”期间,努力将电力产业打造成绛县一大发展优势。二是优特钢产业:正在实施明迈特年产70万吨镍铬铁合金项目,建成后铬铁、镍铁产量将达到100万吨/年,具备生产特种钢能力。下一步,绛县将把进军优特钢产业作为工业产业主攻方向之一,安峪综合工业园区就是为优特钢产业集群发展而规划实施的项目。三是炭黑产业:绛县生产炭黑有40多年历史,最高年份产量20万吨,占当时国内市场六分之一,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炭黑产业,绛县一方面加快产业集聚,建设城东综合工业园,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生产高品质炭黑,进军高端市场。

  园区建设上主攻三大园区:1.安峪综合工业园。位于绛县安峪镇安峪村,规划建设面积8019.75亩,规划为二横一纵六大片区,即高品质特钢产业示范区、钢铁深加工产业区、新型电力产业发展区、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区、新型材料制造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区。区内有山西省省道临磨线、年内可通车的卫庄至翼城一级公路、绛(县)曲(沃)公路,还有一条货运铁路专线,交通十分便利;电力上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1×25MW生物质能发电厂一座,正在建设的长杆22万变电站年内可投入使用,园内现有企业有五四一电厂、明迈特有限公司、晶茂硅业等企业,大唐安峪2×350MW热电联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2.军民结合航空产业园。位于古绛镇勃村,规划建设面积3000亩,主要是集聚发展通用航空研发、制造、维修、组装、改装、会展销售、运营、飞行训练、通用航空会员俱乐部等通用航空产业,具体建设“一园六区”:“一园”指绛县军民结合航空工业园区。“六区”指六大功能区,分别是:通用航空运营中央核心区;通用航空会员,包括乘务人员旅游度假俱乐部;通用航空飞行训练区;通用航空制造业服务区;通用航空零部件制造区;通用航空器材进出口保税区。绛县人民政府已与世界航空名人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招商引资协议书,达成了投资意向,2013年底开工建设。

  3.化工综合工业园。位于盖家沟以西,2005年为了解决我县城东飞鹰化工等企业的搬迁,规划了化工园区,政府投资修建了园区道路,目前园区内入驻的企业有:博强化工、瑞欣化工、恒信化工、津昊元化工、诚信化工、远征化工、恒大化工。新入驻企业有:甲祥机械制造、群力橡塑等,化工综合园区配套化生产逐步形成。

  【农业产业】

  绛县有独特的小气候,农业资源非常丰实,特色优势极为明显,形成了“以牛、鹿养殖为主的畜牧业,以山楂、大樱桃为主的林果业,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种植业”三大特色产业,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山楂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是华北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大樱桃种植县,是山西省的药物培植基地。山西维之王食品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维之王”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拥有1家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全国4家认证的蜂药产品生产企业绛县占有3家。现有山楂面积10万亩、大樱桃1.1万亩、中药材面积5万亩、各类苗木4.5万亩、梅花鹿8900余头。

  【矿产资源】

  绛县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花岗岩等。其中石灰石、石英石、云母片岩储量较大。原煤也有一定储量。金属铜矿资源丰富,已取得探矿权的约20万个金属吨,未开采的区域还蕴藏有70到80万个金属吨,主要分布于冷口乡横岭关、小峪村、以及里册峪一带。金属铁矿主要为磁铁矿,矿石品位低,分布于冷口乡小峪村、横岭关、陈村镇紫家东峪,卫庄镇里册峪、么里回马岭一带。石灰岩矿主要分布于绛、闻交界焦山,古绛镇东山、北牛,卫庄镇里册、任村,么里峪、续鲁峪、大交镇与翼城交界山梁一带。白云岩矿主要分布于古绛镇西山--东窑一直延至郝庄小山,北牛村北向东至沸泉,横水许家庄村东南--柳堡村南与闻喜交界处,里册峪口斜曲村北,续鲁峪与翼城交界处一带。

  【水利资源】

  绛县境内有涑水河系、浍水河系两大水系,河流总长度160余公里,年均水流量0.7立方米/秒,地下水总储量约12.65亿立方米。即将实施的引黄入绛工程,每年可为绛县供水6400万方,其中农业用水3500万方,城市及工业用水2900万方。全县共有水利设施1704处(眼),其中万亩以上灌区5处,小型水库14座,小型机电灌站31处,小型水利工程344处,水井1132眼,农村饮水工程248处,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0.5万亩,保浇面积13万亩,节水面积12.96万亩。渠道总长度1190公里,防渗732公里。管灌总长度585公里,水利设施利用率达85%。每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为7278.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61万立方米,地下水5917.7万立方米。

李佳(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