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塘口岸码头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上,是古代海陆变迁所形成的一座岩洞,为增城新八景之一,名曰“古海遗踪”。
该地区在古代是海滩地带,几经沧桑,形成冲积平原,原海中岛屿(今海蚀洞所在的小山丘)上的岩石留下许多被海浪冲刷的痕迹,其中一处岩石被冲刷成一个隧洞,学名为“海蚀洞”。该洞长20米,阔与高约为 2.5米,可容纳上百人,洞顶有狭长的裂缝,能窥望天空。这是迄今已知的我国大陆沿海最大的一个海蚀洞,它形成于距今约7000多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红色沙岩、砾岩组成的山丘中,是重要的海陆变迁证据,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研究价值。
与海蚀洞洞门连接的是一隅比洞口更高更大的石岩,岩下有石台,犹如神殿,人们便用这一天然殿台建一寺庙,名“倚岩寺”(又称“天后宫”)。寺与洞相连又相通,游人出入其间,别有一番情趣。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网页:http://wm23.cn/kgvc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