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点点旅游区

家乡区县: 毕节市七星关区

1)毕节国家级森林公园

 

该公园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区域,位于毕节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毕节市境内,具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位优势和进入大区旅游网络的优越条件。公园由拱拢坪、乌箐岭、白马山三个景区组成。景区内有天坑、地缝、峡谷、高原草甸、成片杜鹃、茂密森林等独具特色的森林景观、地文景观、天象景观和人文景观。

 

(2)七星关景区

 

位于市西52公里杨家湾镇七星村,隔河与赫章县野马川镇江南村相望。传闻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武侯南征至此,在七星山上祭祀七星。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建七星关卫城,城墙“周围四百五十丈,女墙百余垛”,城门南曰“武宁”,北曰“大定”。山高湍急,八景璀璨。有“七星映斗、三山拱瑞、翠屏旭日、斧柄仙迹、石柱当阳、印浮江面、鱼跃龙门、狮象挽水”等七星古八景。又有红军烈士夏曦纪念碑等,是一个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景区。

 

(3)倒天河自然风光

 

位于城东北2.5公里。倒天河属乌江水系白布河支流,源头有二:一出于黄泥冲白龙地,一出于后箐龙汉花鱼洞。1966年5月,水库建成,坝为圬工重力滚水坝,坝高23.5米,长62.4米,蓄水面积659亩,蓄水650万立方米。大坝巍立于群山耸峙的谷口,侧有灌溉渠两条。现建有天河公园和天河宾馆。

 

天河公园以灶拱山和狮子山为天然屏障。灶拱山俊秀挺拔,可沿盘山栈道拾级而上,绕山腰,穿仙岩洞而至山顶。纵目远眺,但见山环水绕,水天一色,高原平湖,游人留连忘返。

 

(4)毕节公园

 

位于市中心公园路。1957年10月辟为毕节县人民公园,占地50余亩。正门系砖混结构葡萄架式大门,宽3.6米,高5米,方形门柱嵌黑色大理石,镌“毕节公园”门牌,右为侧门及售票房。左、右设有花坛,各植大型石榴花树一株,造型别致,清新幽雅。进入园内,正面为一尊玉兰仙子塑像,如意型台基底座高0.5米,须弥座高1.4米,塑像高2米,纯白色,仙子额处塑有白玉兰,为毕节市花的象征。另有游乐场,饲养房和花圃,花圃与一片柏树林相连直至公园湖。左面建有儿童娱乐场、老年门球场、茶室、小花园、麋鹿养殖房等设施。

 

(5)阳山公园

 

位于市西南约7公里的羊山,因“羊”与“阳”同音而名。创建于1983年7月,占地1273亩,现有建筑面积1834平方米,有停车场、运动场、游泳池、歌舞厅、凉亭、儿童游乐场等设施。

 

阳山公园目前还处于开发建设中,但已被山城人民誉为我市的“森林公园”,其清馨幽雅的自然景观已颇受市民青睐。

 

(6)小河自然风光

 

位于北5公里。小河源于羊塘,流经大鱼洞、下坝等地,潺潺流水汇集溪流,蜿蜒于高山峡谷之间,岩溶地貌使景区群山灵秀,溶洞荟萃,金狮山、宝象山、平顶山、观音山、双人峰、铸钱洞、水西洞、燕子洞、哨风洞、黑穿洞,山山耸瑞,洞洞称奇。小河因其景致奇特久享“黔中胜地”之誉。

 

 

人文旅游资源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屯土司庄园

 

位于市东北100公里的大屯乡大屯村。庄园系彝族土司余象仪在清道光年间所建,后经余达父逐年扩修而成。余达父,名若瑔、彝族,系余象仪侄儿,毕节县人。1906年留学日本,中国同盟会会员,曾任贵州大理分院推事,是毕节著名诗人、学者和法律学家。庄园依山而建,坐东南向西北,占地近6000平方米,呈中轴大体对称的三路主体建筑,各路皆有三重堂宇,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连通。相传余达父从日本留学回乡,请匠人仿日本唐招提寺式样而建,且又将民族风格融为一体,故部分建筑具有我国唐代建筑的风格。

 

庄园是全国仅存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彝族土司庄园之一,1988年2月,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国家文物局拔款60万元进行保护性维修,现已修复大堂。

尽职的罗米(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