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马融

家乡区县: 咸阳兴平市

     马融(79年—166年),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马援的从孙。他尤长于古文经学。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马融字季长,是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他的言语和姿态优美,有才华,善于言辞。之前,京兆人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生徒,不应征聘,名闻关西。马融跟从他游学,博通经书。挚恂欣赏马融的才华,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公元108年(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闻马融的名声,于是召他任舍人,但马融并不喜欢此职,就没有应命。客居在凉州的武都、汉阳二郡间。当时羌虏突起,扰乱边境。米价飞涨,自函谷关以西,路上饿死的人一个接一个。马融也遭受饥困,就后悔了起来,对他的朋友说:“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割其喉,这种以名害生的事,愚夫也不干。’这是为什么呢?生是最可贵的。现在为了怕乡曲之士耻笑,使无价的身体受到摧残,这不符合老庄的道理。”于是应邓骘的征召出仕。

    

    

     马融才高,学问渊博,是当世的通儒。他教导学生,常以千计。涿郡人卢植,北海人郑玄,都是他的学生。马融会鼓琴,好吹笛。他的性格放达任性,不为儒者的小节所拘。房屋器用衣物,崇尚奢侈,常坐高堂,挂红纱帐,前面教生,后有女乐。弟子按次传授,很少有进入室内的。他曾经想注解《左氏春秋》,见了贾逵、郑众的注解,就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有精有博,我没有什么说的了。”只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共二十一篇。当初,马融被邓氏惩办,便不敢再触犯权势之家,后来为梁冀起草陷害李固的奏折,又作大将军《西第颂》。因此颇为正直之士所耻笑。

    

     马融俊才善文,曾从京兆(今属西安市)处士挚恂问学。汉安帝时,任校书郎,诣东观(朝廷藏书处)典校秘书。因得罪当权的外戚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升官。直到邓太后死后,才召拜郎中。汉桓帝时,外任南郡太守,因忤大将军梁冀,遭诬陷,免官,髡徙朔方。后得赦,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辞官,居家教授。他达生任性,不太注重儒者节操,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开魏、晋清谈家破弃礼教的风气。其学生多达四百余人,升堂入室者有五十余人,其中郑玄、卢植是佼佼者。 马融博通今古文经籍,世称“通儒”。

 

王明明(心中放歌的围脖)博客:www.blog.sina.com.cn/xizfg

心中放歌(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