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县战斗英雄尹玉芬二三事

家乡区县: 衡水市饶阳县

五十年前,童年的我就知道县上(衡水市饶阳县)有个叫尹玉芬的战斗英雄。毛主席亲自为他题写奖状,那功劳大了去啦!  

 从战斗英雄到普通农民   尹玉芬的战斗生涯,止于一次关乎解放战争战略全局的阻击任务。当时,尹玉芬脚后跟被炸掉、肠子溢出肚子,仍带领全连仅剩的16名战士顽强拼杀,死死顶住蜂拥而来的敌人。   时过境迁,我只能借助支离破碎的资料,了解那场战斗的背景和尹玉芬的功绩。

      有篇文章是这样记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期间那段最险恶处境的:“1947年6月,蒋介石得到确切情报,知道党中央、毛主席驻安塞、靖边、吴旗之间的王家湾,即密令胡宗南派其军长刘戡带领四个半旅进行突袭。而中央纵队仅是三个步兵连和一个骑兵连,总共400人,难以与用美式武器武装起来的那么多敌军直接对抗。为避开敌人,我们连夜冒雨行军,在滂沱大雨中,跋涉在泥泞的山道上。敌军急急追赶,离我们越来越近,整个中央纵队800多人,被压缩在一个不太长的小山沟里,在紧急关头,连毛主席的警卫排都上战线,准备阻击敌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我们接到命令将各种文件都收集起来,该毁的毁掉,该埋的埋好,个人所写日记统统烧掉,各大队要做好行军作战的准备,把警卫部队组织好,从各大队工作人员中抽些年轻力壮、会打枪的人员,同警卫战士结成对子,准备共同对敌作战。”……而在外围堵住来势汹汹敌人的,正是尹玉芬所在连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县民政局负责优抚工作期间,曾近距离接触老尹,采撷到有关老英雄生活的一些花絮。老尹已仙逝多年,他那纯朴憨厚的神态、坚毅中略带执拗的性格依然鲜活,让人在怀想中,心灵为之震撼。   1948年春,连接成片的解放区以万物复苏的蓬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即将开始。经过半年多疗养,尹玉芬伤口已初步愈合。这位遇有硬仗恶仗便由旅、团首长直接下令出击而闻名西北野战军的“孤胆英雄”,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毛主席亲自为他题写了奖状,358旅前政委余秋里等首长将他搀扶上马背,派人护送回乡。地方上着实热闹了一阵子,党政军群各界召开庆功大会,隆重热烈地欢迎英雄归来。冀中军区“火线剧社”一连唱了三天大戏,专门为英雄庆功。之后,“复员军人”老尹真的“复原”了,由鲜花和掌声衬托的功臣变为自食其力的农民。平静生活中的老尹并不甘心做一个平庸的人,他拖着伤残之躯,当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当村党支部书记,上了年纪又当滹沱河堤防护堤员,起早贪黑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老尹未曾想到,有一天部队还会派人来找他。

   部队没有忘记他  那是1964年1月,老尹所在部队的两位机关干事,风尘仆仆赶赴河北省军区大院,遍查所有资料,均未找到有关尹玉芬的任何线索。是啊,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里,老尹所在部队前赴后继,历经无数次战火洗礼,难得有详尽的档案资料保存下来。正当两位干事为完不成任务而焦躁之际,恰遇一位饶阳籍军人提供可靠线索。于是,两位干事马不停蹄地赶往饶阳县武装部,跨上自行车直奔滹沱河畔的姚庄村。

  村头,一农家小院半敞的破旧门扇,吸引了俩人的目光。虽久经风剥雨蚀,上面“人民功臣”字迹仍依稀可辨。俩人遂推门而入,只见一位身着土布裤褂、头戴羊肚毛巾的庄稼汉子正在打扫庭院。难道他就是初次参加战斗即空手夺取日军三八枪、爷台山战斗强攻敌主峰工事、卓资山战斗偷袭敌指挥部、保卫延安临战前向全旅指战员发出立功倡议书、青化砭战斗突入敌阵活捉敌少将旅长李纪云、王家湾外围阻击战身负重伤依然指挥坚守阵地从而确保党中央机关安全的那位人民功臣吗?   当六只大手紧紧握在一起,心灵的沟通胜过万语千言。尹玉芬同志:你是一面旗帜,你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多年来在你的英雄事迹激励下,我们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你永远是我们当中的一员——部队的慰问信,让这位昔日不怕流血不曾流泪的刚强铁汉,一时间心潮翻滚,热泪盈眶。

  请佩戴好你的军功章跟我们上路吧,你的老连队,是一把不卷刃的钢刀,已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称号,隆重的庆典活动等待你光荣出席……两位干事道明来意,期望找到些透着战争年代信息的物品。翻来找去,仅发现了那面留有“特等战斗英雄尹玉芬留念毛泽东题 1947.6.9”字迹的奖状和一枚经手工工匠打造的纯金奖章。原来,老尹不愿在乡亲们面前炫耀曾经的辉煌,在为学生做革命传统报告时,将大部分奖章和纪念章分送给了学生,只留下毛主席手书的奖状和那枚已残缺不全的金质奖章。那枚奖章之所以残缺不全,是因为过去瓜菜代粮果腹的荒年,老尹家揭不开锅,不想给政府增添负担,一咬牙掰下外沿换了45斤玉米。当年地方上赠送的功臣匾,那可是上等的核桃楸木料。老尹说,咱回村务农就得跟乡亲们打成一片,弄个大匾高挂厅堂耍什么威风?竟然劈把劈把做了大门。英雄的行举和境界大概很是“雷人”,令部队两位干事面面相觑唏嘘不已。

   参加庆典的“乐子事儿”  那次老尹去部队参加庆典活动,还发生过一桩鲜为人知的“乐子事儿”。  天亮就要回家了,老尹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悄悄从行囊里取出珍存多年的“宝贝”——那面书有毛主席手迹的奖状,摸到连队学“毛著”积极分子皮光耀的床头,轻轻拍醒小战士说:这是咱六连的荣耀,作为一名老兵的重托,我交给你,要一代一代往下传!老尹了却了心事,小战士却傻了眼。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指导员、教导员、团政委一级一级往上报,最后师政委出面,劝说老尹推迟返乡。师里召开军人大会,隆重举行接过光荣旗帜继承革命传统的交接仪式。老尹本来不想兴师动众,尤其不愿惊动连队战士,结果却适得其反,给部队添了大“麻烦”,为此心里还过意不去。现今,这面奖状保存在北京军事博物馆。

   “硬骨头六连”一茬又一茬干部战士,以老尹为榜样,争当部队和地方建设的有为人才。由六连普通一兵成长起来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政委付翠和等一批干部,前后调任军、师、团、营各级主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六连一批深圳籍战士,学习尹玉芬退伍不褪色,为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做贡献,成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家群体,在新时期大放光彩。

  老尹生前还经常为青年学生讲述六连浴血奋战的故事。老尹做报告有个规律,自己随心所欲地讲就绘声绘色滔滔不绝,但不适应拿现成稿子讲话。他看不惯有些人端架子摆谱,最反感前呼后拥的接待和应酬等讲排场摆阔气的活动,并以诙谐的语言说“比陪绑还觉得难受”。

   一反常态的“出风头”  但是,有一次老尹一反常态“出风头”,却令我深感意外,惊愕不已。  自打部队联系上老尹之后,军队或地方各级的重大活动,没少向老尹发出邀请。尤其部队每十年举办一次“硬骨头六连”命名纪念活动,必请老尹参加。1994年的庆典活动,县民政局责成我陪同老尹出席。时值隆冬,我们清晨从饶阳出发,途经衡水、德州、上海,第二天很晚才抵达杭州,足足折腾了两天。老尹那时已是70多岁,且患有肺病,一路上气喘吁吁行动迟缓。那次解放军总政治部于泳波主任等军地领导到场,几天的活动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当六连的连长指导员约老尹回连队走走看看,老尹答应得很爽快。  那天,六连干部战士夹道相迎,一派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的热闹场面。老尹更加来劲了。只见他挺直腰板,大步流星地冲在一行人的最前面,俨然一头猛狮、一匹烈马般不可阻拦,霎时间把一位来自湖北军队休干所的老红军甩在身后。我感到不妥,急忙上前拽了老尹一把,示意他让老红军在前面打头。此时的老尹却不屑一顾,奋力迈动那条脚后跟残缺的伤腿,一瘸一拐地昂首前行,任前面摄影机、照相机嘁哩喀喳拍个不停。

  我索性由他而去,专心跟在其身后防止他滑到。  猜想,此时的老尹定是找到了重返战场的感觉,听到了久违的军号声,再次直接领受了旅、团首长的作战命令,所向无敌的气概直破云霄!

小怪物(2014-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