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老头栗仓伏的幸福生活

家乡区县: 安阳林州市

“人生不能总赋闲,临老再把知识添,阎罗门前报到时,打工觅职好攻关。”这是栗仓伏的座右铭。栗仓伏是谁?他过去是位电影从事者,现在是位快板达人,还是太极拳协会中的一员。近日,笔者采访了这位已快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

他与电影队的不解之缘

为什么说他是个文艺人呢?1956年,栗仓伏成为林县电影队的一名放映员。“当时农村文化匮乏,看一场电影就成了村民们期望的文化生活。我们无论走到哪个村庄放映,处处是一片欢声笑语。”栗仓伏回忆道,全市546个行政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越偏远越小的村庄,越要把电影送上去,为的是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栗仓伏从18岁一直放映到60岁,这44年累计放映电影13200场。
在这44年的工作中,对栗仓伏而言,最深刻要数1960年在红旗渠工地上放电影。栗仓伏告诉笔者,当时,总指挥部分配给他们的任务是:打前战,为修渠民工“铺路架桥”。在修渠过程中,栗仓伏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使命。那一年,他们接到去平顺县石城人民公社所在地放映的指示,走过民工们刚刚修建的崎岖山路,穿过百丈高的悬崖峭壁,趟着刺骨的漳河水才到达目的地。
栗仓伏说:“为了顺利修建红旗渠,为了满足平顺群众和民工们的要求,我们一夜放映两部影片,常常要放映到凌晨,经常是饥寒交迫。就这样从冬季到夏季,我们依然还穿着大棉袄,要不是领导命令我们回去换衣服,我们还在渠上放映呢。”
在放映电影的过程中,栗仓伏还会编写一些快板,讲给老百姓和民工们听,这样可以让他们在苦中感受甜,在甜中看到希望。“我不仅与电影队有不解之缘,更与红旗渠有深厚的感情,红旗渠对我而言是亲切的,是熟悉的,是骄傲的。”栗仓伏说。

快板达人就是他

称栗仓伏为快板达人,一点儿也不夸张。逢每个月的10号、20号、30号,你就能看到栗仓伏在原党校小广场上说快板的身影。“我是走到哪儿说到哪儿,灵感一来,拦都拦不住呢!”栗仓伏对于自己的快板专长甚是骄傲,光是今年他已经写出40余篇快板。他拿出过去的快板材料,更是厚厚的一沓,让人吃惊。
栗仓伏告诉笔者,快板、顺口溜是民间传统文化,它也叫数来宝,如果编成对口快板,像说相声那样,活泼欢快,观众爱听;快板单人说唱,除了编写高质量外,必须向快板书进化,故事性强,生动感人,有说服力,语言幽默风趣,才能让观众认可。“于是我从安阳文艺店买了大小竹报,坚持天天晚上在原党校小广场练习,让儿子从网上买了全国著名快板书专家《李润杰快板书》,又从太原市新华书记买了《李润杰快板书》光碟四套,还从北京市新华书店购来《李慧杰快板书文集》,大大丰富了我编写快板书的知识。”栗仓伏向笔者介绍了他学习快板的过程。
栗仓伏讲的快板内容丰富,接地气,赶时代潮流。“为了让大家喜欢我说的快板,我在内容上不断更新。有宣传国家新政策的,有传达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有赞扬红旗渠精神的,有表扬红旗渠劳模的,还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如健康、养生之类的等,这些东西都被我拿来写写说说。”栗仓伏说,“在说唱快板过程中,有的快板说过后,听众给予热烈掌声,有的说过后,台下鸦雀无声。我从观众的掌声中深深思索到快板编写的质量是否有问题,再回来做修改,直到听众满意为止。”

 

婷婷丫丫(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