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一座美丽又独具魅力的城市——山西省长治市。
长治,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它的魅力了。
长治,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翻开长治的历史篇章,它的久远与源远流长让你感觉到不可思议.早在6000多年前,炎黄始祖炎帝神农氏在这里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这里农耕了.更让你意想不到的是小时候我们所听到的神话故事很多就在在长治境内,如:天台山的"女娲补天",三嵕山的"羿射九日",发鸠山的"精卫填海",大禹山"大禹治水"的"禹迹"和传说等.有没有感到很神奇!
长治,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自有史以来的记载,文人骚客无不在此留下篇篇华章妙句,从<<诗•邶风>>之"旄丘"到东汉曹操的<<苦寒行>>;从唐代韩愈的<<精卫衔石填海 >>到北宋欧阳修的<<潞州城南柳林二首>>;从元朝的侯丕的<<慈林秋色>>到明代朱铨铄的<<漳川秋晚>>.....等等,让我最喜欢的还是清朝牛维恒的<<七律.柳泉夜月>>一首:"鱼跃方塘月满林,朅来乘兴涤烦襟.常将绿影添溪色,借取泉香助晚吟.烟锁参差知别苦,天连潋滟寄思深.荒亭几度沧桑改,剩有青光自古今."向紫先生一曲借景涤烦想念友人的柳泉夜月,让人顿觉世故沧桑情怀悠悠了.
长治,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高山盆景,清凉之都,太行明珠"是长治对外宣传的口号.一看到太行山这个名称,不由就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想到了贫瘠和少水,其实,长治是华北相对来说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长治虽然地势高,无外入河流,但境内浊漳河,清漳河,丹河,沁河的水源还是很充足的.著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就是把漳河之水引向三晋大地.长治的女孩漂亮而贤惠,据说都是炎帝女儿女娃的化身.以前看的<<隋唐演义>>,<岳飞传>>等著作里的人物单雄信,秦叔宝,岳飞,金兀术....响当当的名讳里无不与长治有关系.如此厚重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没被列入重点风景区,很是不解.
上党独特的地埋环境曾吸引了无数名人雅士驻留凭览。魏武帝曹操挥鞭跃马人太行,留下千古名篇《苦寒行》;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前曾任潞洲别驾,长治是他成就帝业的政治舞台和发迹之地,他在这里曾写下寄怀壮志的诗篇《早登太行山中言志》;中唐“诗鬼”李贺在其生命的最后三个年头曾在潞州为官,留下30多首诗篇住作,成为“绝唱”;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此留下了《潞州城南柳林二首》;苏东坡曾为其到潞州赴任做官的友人写下 “浣溪沙”词作,“上党从来天下脊”即由此而来。此外,像李存勖、赵匡胤、魏征、秦琼、李白、白居易、韩愈、柳宗元、韦庄、于谦、司马光、元好问、熊戴、谢棒、严遂成、顾祖禹、傅山等历史名人都曾莅临上党,吟诗赋辞,留下了“天下多名山,太行居第一”、“行经百度水,只是一漳河”、“波沓群蜂涌,云奔峭壁来”、“太行来脉中天近,炎帝神功万世尊”、“惟存山河陈迹在,太行漳水共漫漫”、“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等绝诗妙句,为这块土地平添了无穷魁力。
长治,这个从我降临到世界的那一刻起养育我的那片土地,这片我深爱着的大地,熟悉的泥土气息和亲切的人文气息,仿佛在母亲的怀抱中,安心又平静,
长治,我的向往,我的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