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名叫唐多荩,字笃臣,约生于一八八六年。那时我们家道殷实,农商皆营,有土地,有药坊和粉坊,蔚兴昌药房在当年也是远近闻名的字号。我祖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自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后来经人推举,被镇番有名的商号合盛茶号录用,不几年升任兰州总号大掌柜,成了唐家湾最有出息的商人之一。祖父在马家茶号充分展现了他的商业天才和经营机智,深得马氏赏识。我祖父的业绩也给他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他曾在唐家湾大兴土木,以兰州茶号的建筑格局为范本,建起了自己的回廊宅院。据老人回忆,当时的大场上堆满了驮运来的优质木材,聘请优秀的工匠,建成了豪华的宅院。 祖父颖慧睿智,却英年早逝,年三十九因患大头疯不治而亡。祖父逝世时,他的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只有七八岁,而他的次子继他之后也因病夭折。
祖父的逝世,给我们那个封建大家庭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祖母从此独自肩负起了抚儿养女的职责,在亲友族邻的关怀和帮助下,我的父亲茁壮成长。父亲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小爱读书,尤喜书法,镇日以临习书法为业,研习书法几近痴狂,书艺也与日俱进。父亲天性聪慧,研习书法的同时,在叔祖父们的敦促下习练珠算商道,亦日益精进。年十八经兰州茶号大掌柜朱寿天先生推荐,在马家茶号学生意。朱老先生和祖父曾同事马家,交情颇深,过从甚密,祖父过世后,一直关心我家生计。父亲成人后,朱老先生着力推举父亲到马家茶号工作,当在情理之中。
父亲到兰州工作后,朱老先生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对待父亲。不久,将自己的爱女许配父亲,这就是父亲的元配朱氏夫人。这位与我们兄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和父亲婚后不久,就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中夭亡,她的墓地在一个地角上,坟头上长满了野草,晚年的父亲经常提着草筐,在坟边铲草,藉以寄托自己的哀思。他告诉我们,这个女人很孤苦,不管我生前和死后,你们都应该像对待你们的母亲一样对待她。父亲生前一直非常感念他与朱家的不了之情,这让我的母亲几乎有些伤心失落,同时她也明白,父亲和那个母亲根深蒂固的情谊是岁月无法摧毁的。
父亲的元配朱氏夫人,就是民勤著名书法家马玉浩先生的姨姐,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姻缘,父亲与朱家以至马玉浩先生,都终生以至亲相待。父亲过世后,马玉浩先生亲临悼祭,并亲书挽联以志其诚。
父亲到马家茶号工作后,马家因经年的兵祸和几次火灾已元气大伤,父亲在丧妻的哀痛中,情绪低落萎糜。后经亲友介绍,与我的母亲马氏续配。解放前夕,父亲离开马家茶号,独自走西口,在新疆经商,因兵荒马乱也未干成实际的业绩。解放后回到家中,在新中国的金融行业工作至六十年代,因儿女众多,家境困顿,遂辞职返乡务农,一直任生产队会计至土地承包时的八十年代末期。
父亲因酷爱书法,生前藏有大量名人字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父亲怕引火烧身,把自己珍爱了一生的书画,反裱在他的住室内。不料后来重建新房时,这些字画都被破坏,其中最多的是兰州刘小岚的书法作品。
父亲弥留之际,反复嘱咐我们,要把朱氏夫人的遗骨和他葬在一起。父亲殁后,我们遵照遗嘱,让他们在冥间重新团聚。
合盛茶号曾造就了马氏家族的一次大繁荣,也造就了这个边塞小县的大繁荣,合盛茶号让许许多多民勤的才子能人在清代和民国的舞台上展示了他们的风采,留下了许多永不褪色的壮美画卷。
我父亲名唐秩年,字序亭,生于一九一六年,故于一九八三年,享年七十七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