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罗隐有集市“罗隐圩”,当时在罗隐涌口的西江堤两侧排列有米铺、杂货店、茶楼、竹木器作坊等10多间店铺,小档摆卖者更多,圩期常设,流通货物有谷米、山货、蔬菜、三鸟、河鲜等。
1988年前,罗隐是传统农业区;鼎湖区成立后,罗隐社区原有的农田大量被征用于城区建设。2011年,有稻田面积140亩,鱼塘面积287亩,旱地面积588亩。鱼塘多为“立体式”养殖,主要养鲩、鲮、鳙、鲢“四大家鱼”,塘基建场养猪养鸭。旱地种植蔬菜、香蕉等。村边屋旁种冬叶,为附近的裹蒸生产厂家提供裹蒸包装材料。集体经济收入以鱼塘承包和土地、商铺出租为主。2011年,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18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25万元,工业收入45万元,其他收入15万元;人均纯收入10666元;人均分配1000元。辖区有渔民新村、天天大酒楼、如意坊、趣苑、金果园等多家酒楼。
传说古代有个“济公式”的人物罗隐,生于宁塘水口(今罗隐涌口),后人便以其名作地名,称他住的地方叫“罗隐”。社区内有西江支流罗隐涌(旧称宁塘水),经迎祥里、昌贤村、李师村、方家村的后方流出西江。罗隐涌北岸在历史上有广利至大沙古洪水道,是西江一条汊道,古河道与西江干流之间是北沙洲,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建成榄江堤,在沙洲上筑成第一块人工盆地。元至正二年(1342年)建成陈塘堤堵塞古河道进水口,至明初在这片平原上陆续建立了迪塘、院主、丰乐等堤围,结果分段腰斩了古河道,分别形成了罗隐、长利、横槎和贝水等四条支流。罗隐涌集水面积53.59平方公里,主流长13.4公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