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湖南省地级市,别称“莲城”,又称“潭城”,是中国文化名城、红色旅游之乡、湘莲之乡和伟人的故里,是毛泽东、彭德怀、齐白石、曾国藩、马英九、贺国强等著名人物的家乡;是湖南科教文化建设核心城市之一,“湖湘学派”及湘军的发源地,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重点本科院校的扎根之处;是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重镇,其冶金、机电和军工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截至2013年,湘潭市下辖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是湖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但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均仅次于省会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湘潭历史悠久,建城于唐天宝八年(749年),是一座有着1200余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在明清时期曾作为“中国内地商埠之巨者”的商贸重镇,繁盛一时,有着“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是湖南省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
湘潭市境内自汉代设立第一个县治--湘南县并构筑县城(今湘潭县石潭镇古城村)。自唐移湘潭县治于洛口(今湘潭县易俗河镇)基本确立今湘潭市区和湘潭县的境域有1200余年。湘潭境内的古代居民,已知的至迟在距今5000年前。
湘潭位于湖南省的中部偏东地区,地跨东经111°58′—113°05′,北纬27°21′—28°05′。东西横宽108公里,南北纵长81公里,总面积5005.8平方公里,是湖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
湘潭市总的地貌轮廓是北、西、南地势高,中部、东部地势低平,但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反差强度不大,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俱备。在全部土地总面积中,山地607.76平方公里,占12.12%;丘陵965.41平方公里,占19.25%;岗地1607.39平方公里,占32.05%;平原1406.81平方公里,占28.05%;水面427.59平方公里,占8.53%。
湘潭市虽然因为所辖县与县级市最少,是湖南省面积最小,人口倒数第三的地级市,但其总量排在该省各地级市中游,主要原因是其市区本体的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人均较高,是湖南省相对发达的地区。同时湘潭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湘潭县是湖南省第二大的粮食与肉类生产县,湘乡市也是全国肉类生产的百强县之一。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0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851.8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470.3亿元,增长1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538元,增长10.3%。
2012年湘潭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82.35亿元,增速达到1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247元,居全省第二位;财政总收入达到122.28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549元和11316元,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三次产业比为8.6∶59.7∶31.7,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288.32亿元;增加值达667亿元,增长14.4%[7] ,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增幅均在50%以上。湘潭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级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