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晚了几十年的新发现

家乡区县: 咸阳市乾县

    一个月前,秦建明随手翻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料时偶然发现,乾陵上空的航拍照片上竟然出现 乾陵怪圈了大小不等的数个圆圈。这个发现让秦建明兴奋不已,他查阅了其他航拍资料,发现这些圆圈甚至出现在二三十年代的照片上。

      “乾陵出现怪圈”的消息不胫而走,这无疑使本已扑朔迷离的乾陵更趋神秘。虽然早在几十年前这种现象就已经出现并被拍摄下来,但对于考古界来说,却是个新发现。秦建明查阅了一些乾陵考古书籍和资料,并没有发现关于“怪圈”的解释,那么乾陵怪圈究竟是什么呢?

     “从原始航拍图片可以看到这些若隐若现的圆环影像,起初我们以为这只是虚幻的光晕现象。”秦建明说。他请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图像专家对航拍图片进行了特效处理。经过处理的图片显示,这一圆环直径约110米,环宽约3米左右,处在较为平坦的耕地中,呈淡淡的暗色调,与周围田野的色调明显有别。除西南部约1/4不清楚外,圆环的其余部位十分规整,只是在一处道路经过处出现断缺。

      “一个足球场地有90米长,而这个最大的环形直径达到110米,小的环形直径也有30米。通过与早期的航空图片比较,现在基本确定,这些圆环应是历史遗迹,是人工制造而非天然形成。”秦建明说。

     这些环状遗迹若隐若现,它们虽然在航拍照片上能被清晰地看到,但到了实地却什么迹象也没有。秦建明曾经和乾陵博物馆业务部主任刘向阳一起到最大的环状遗迹处进行过考察。

      秦建明他们发现,所有圆环均呈一个带状分布,虽然排列不整齐,但基本上处在一个带状区域内,围 乾陵怪圈绕乾陵排列。另一个最大的圆环刚好以乾陵陪葬墓李瑾行的墓地为圆心。

      考察人员来到新发现的直径约110米的圆环圆心处李瑾行墓。这个墓位于乾陵梁山主峰东南方向约3公里的空旷田野上。考察人员在现场拍摄了大量照片,从照片上看,现场和普通田地一样,看不到圆环的任何痕迹。

      “没有长期野外考古经验的人很难看出这种现象,即使是考察组人员,看现场地表也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刘向阳说,“平地上肯定看不出来。照片只有经过处理后,才能看清楚。”秦建明解释说:“航拍图片上的痕迹出现有多种可能,比如一块土地曾经被人工挖掘过,即使之后回填成原样,土壤密度和含水量也会有变化,当太阳照射到上面时,反光就会不同而产生痕迹。”

      “调查组通过地层校正,发现圆环确为遗迹。之后,我们对这批航拍图片进行大面积搜索,又发现了与大圆环类似的总计十余处小环。”秦建明介绍,这些小环直径多为三四十米,错落分布在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约两公里的地带,分布状况目前看来并不规律。其中的一些圆环已经有所残缺,据推测还应有类似遗迹,但可能因自然侵蚀和平整土地等活动导致消失。

懒懒(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