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一摆,贺客盈门。 关中人结婚,婚礼上不仅耍新人,还兴耍婆婆公公。其婆婆公公有些穿着古装闪亮登台,有些脸上抹白涂红,挺个花脸走到人前来,让来参加婚礼的人追着,捧着,取笑着,闹个够,乐个够,一直陪着笑脸折腾到婚礼结束。
参加了一次婚礼,一进门,没见新郎新娘,却见公公婆婆站在自家门前,裂个大嘴笑个没完,一身古装似出土文物,公公头上戴着圆翅翅帽,一摇两摆,扑闪扑闪,没个停处;婆婆脸上贴着红纸,头上戴着凤冠,头小冠大,遮住眉毛,一动三晃,把人眼摇乱。
到了正午,几声小炮响,司仪当院一站,宣布婚礼开始,见新娘磨磨蹭蹭仍没有从新房出来,就直接吆喝道:“当院一个红匣子,一掰四牙子,新人不出房子,脸上必定有麻子。”这一喊真灵,逼着一对新人立马出现,被拥着走到台前。礼炮放过,新人向众人鞠躬后,婚礼现场忽然有点乱,原来当婆婆公公的被几个后生从人堆里揪出,拉到台前显眼处,放两个凳子让面对大家坐下,头上的凤冠、圆翅帽早已不见,换成了纸糊的高梢帽,像喇叭一样倒叩在头上,最顶端挂两只彩色气球,当公公的耳朵两边吊两幅彩纸条,分别写着:“媳妇长得乖”,“儿爱我也爱”。纸帽沿上还有一个横批:“共同拥有”。当婆婆的戴着的纸帽上面两幅彩纸条写着:“盯着老牛跑”,“谨防吃嫩草”。帽沿上也有一条横批:“喜新厌旧”。几个年龄与婆婆公公相当的村妇,一拥而上,手里拿着早已准备的红的、黑的涂料向婆婆公公脸上涂抹去,婆婆公公挣扎躲避,硬是没躲过,把两张老脸涂得红处像关公,黑处像熊猫,显得更加花里古怪,逗得人乐开怀,不时引来一片哈哈的笑声。在人们欢喜兴奋的注目中,司仪故意拉着婆婆公公的手到每个桌前,让客人近距离观赏,并很认真的将纸帽的对联一字一板念给大伙听,一句一句解释其中的内容,还直直地问婆婆公公心里所想或感想,逗得婆婆公公合不拢嘴,逗得周围的人更是哄堂大笑,欢声一浪高过一浪,使婚礼达到了高潮。
新郎新娘拜了天,拜了地,拜了祖先拜父母,来往的客人几乎都拜到。这时门口拥来看热闹的人最多,司仪似乎认识,从躲闪的人堆中,抓住一名笑喜喜的中年妇女走出来,对众人喊:“他姑姑,尻子松,好像毛虫一溜风。听说娃娃把婚结,立马起来轮个欢。穿得绷绷新,戴着银和金。打扮像个唱旦的,脸上笑得好看的。快掏银子上贺礼,娃娃上前去接上,谢谢你姑这好心肠。”当姑姑的没见过世面,面红着一直笑个没停,慌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红票子塞给新娘后躲到了人群后面。接着是他舅他妗子,他姨他婶子,一一拿出贺礼送上。见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司仪忽然喊到:“众位客人你都看,贺礼的手帕不见面。”原来是司仪给自己要答谢礼。有一打扮得出众的女娃端个盘子急忙迎上前来,盘子上放着新织的花手帕,司仪提起抖了抖,瞧了瞧,又喊:“送女客,收拾得好,一块手帕有点少。”等再端上两块花手帕时,司仪才满意地结束这场婚礼,最后嘱咐道:“进门常拜土地堂,勤俭生得万石粮。今日新人拜天地,明年娃娃院里跑。两口城中把事干,回家常把父母看。父母辛勤养育恩,时时刻刻记在心。夫妻和气过日子,孝敬父母心放宽。兄弟先后不争吵,美美气气到百年。”婚礼仪式在喜笑声和祝贺声中收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