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风塔在饶平县拓林镇东北l千米的风吹岭西麓。困拓林地处海滨,屡遭风潮之害,昔人于岭高面海,常年风声飒飒的风口处建塔,取镇风镇水之意,故名。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二月建,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身各层用石板铺盖,游人可在塔内沿螺旋形石阶登上各层,塔廊还装有石栏杆,每层开设圆窗和拱门,可供游人步出塔廊览观山胜。1985年省文管会拨款维修。1989年6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振风塔位于迎江寺的大雄宝殿的后方,振风塔是一座古塔,高74米,建于明隆1570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塔七层八角,塔内共有一百六十八级石阶盘旋而上,各层塔门位置各异,变化多端,时而由东而入,时而自西登临,曲折 环,常令旅客“山重水复疑无路”,好不容易找到出入的塔门,又感
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妙趣横生,其乐无穷,真是妙不可言。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每层楼的飞檐翘角上都有风铃,江风吹过,铃声叮铛,或急或徐,悠扬远送。
振风塔远看如同一个直立的巨形圆锥体,挺拔秀丽,气势雄伟。
近看振风塔是由石砌成的楼间式建筑,嵌空玲珑,庄重华美。
相传,过去安庆文风不正,科第不济,自从修筑振风塔后,状元,进士层出不穷,尤其是桐城派,雄踞清代文坛数百年。
镇风塔在饶平县拓林镇东北l千米的风吹岭西麓。困拓林地处海滨,屡遭风潮之害,昔人于岭高面海,常年风声飒飒的风口处建塔,取镇风镇水之意,故名。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二月建,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身各层用石板铺盖,游人可在塔内沿螺旋形石阶登上各层,塔廊还装有石栏杆,每层开设圆窗和拱门,可供游人步出塔廊览观山胜。1985年省文管会拨款维修。1989年6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