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治的产业发展

家乡区县: 长治市 城区

      近年来,长治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255.66亿元,绝对额增加49.64亿元,增长14.8%,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12%的目标,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人均GDP7992元(按1:8.2767汇率折算为966美元),可比增长12.5%。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一产业增加值27.44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45亿元,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77亿元,增长10%。一产比重稳步下降,二产比重上升较快,三产因受非典影响比重略有下降,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2.8:54.3:32.9调整为10.7:60.1:29.2。

      宏观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6.52亿元,增长41.6%,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4.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6亿元,增长40.9%,增收3.8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执行27.61亿元,增长24.2%,增支5.39亿元,较好地保证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税收保持高平台上的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23.13亿元,增长42.5%;地税税收收入9.15亿元,增长29.9%。宏观经济景气保持高位运行,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与预期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年末达到128.9点,比上年提高5.6点。

      2009年长治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779090万元,为年预算的101.33%,比上年增长11.51%,增收183595万元,在全省名列第二位。

      市场物价继续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4%,比上年上升2.4%,比2000年上升6.8%,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居住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上升7.4%、0.2%、2.2%和1.9%。各类生产价格指数较大幅度上升,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升19.3%,其中冶金部门上升26.7%,电力上升6.9%,煤炭及炼焦上升31.3%,化学工业上升1.9%;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升30.6%。

      社会形势稳定。就业机会增多,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50.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6%。新增就业岗位3.26万个,城镇从业人员达到45.12万人,其中国有、集体及其他经济类型在岗职工29.9万人,增加2146人;农村从业人员105.58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通过多种途径使5404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储备再就业岗位8000余个,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者人数563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社会治安及安全生产状况有所好转,刑事案件立案数比上年下降5.5%,作案成员减少3.9%;交通事故发生数比上年减少16.2%,火灾事故发生数上升13.4%。

常红(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