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人栽培枣树远溯于虞夏,饶利于战国。《史记》、《汉书》、《战国策》等史籍中,就有“鱼盐枣栗之饶”,“饶以枣栗”,“枣栗之利足矣”的记载,便是见证。关于枣制品的加工却疏于记述。
醉枣,是无棣的传统特产,味道醇美,营养丰富,中外驰名。醉枣,保鲜期长,便于储运,在没有现代化保鲜技术的古代,可以称得上无棣先民的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说到醉枣的“发明创造”,据说与西汉时代龚遂太守治理渤海的的故事有关,无棣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段佳话。
无棣县境,在汉代属于渤海郡。据《汉书.循吏传》记载:“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擒制,上选能治制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遂为渤海太守。”龚遂奏请皇帝“无拘臣议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得到皇帝的准许。龚遂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解散捕盗官兵,传令凡持农具者,皆为良民,官吏不得查问,持兵器者乃为盗贼。于是老百姓丢弃兵器而拿起锄钩,“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第二件事,是开仓放粮赈济贫民,罢黜贪官,选用良吏,教化百姓;第三件事,便是力劝农桑,发展生产,鼓励百姓种枣植榆、栽桑养蚕、饲养猪禽、多种蔬菜。不几年,“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无棣的枣树大面积种植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