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池长城北起神偏交界,东南经利民堡到大水口。此长城与秦代的万里长城有关,起着同样的御敌作用,但不是万里长城的支脉,它的诞生,开始于明代,称为内长城。
明成化二年(1466)设宁武关,筑偏关长城,号为“三边”, 由总兵王奎经营。
正德八年(1513)筑长城,东起浑源,西至宁武,周山为阶,凡400余里。
正德九年(1514)复筑长城,起老营堡、石庙至石梯墩,70里,另为“三边” 布政史陆奎、兵备张凤羽等主持。凡三关增堡18,墩32,增料甲士民共20000人。
嘉庆十二年(1533)都御史任洛请自雕窝梁、王鞑鞑墩筑边8里220步,砌以石。
十八年(1539)巡抚陈讲筑长城,起阳方口,经大水口、温岭、神池、麦川口至八角堡,凡180里,且筑且掘,因山为险,土石相伴,外为壕堑。
十二年(1544)都御史曾铣增做边墙,北至利民,南至王野梁180里。
万历三十五年(1607)大修盘道梁。
上述种种明长城工程,都在神池附近面,甚至涉及神池、八角、利民及其所属堡,边防之意,均与神池有关。
明代兵备佥事尹耕作《修边谣》
去年修边君莫喜,血作边墙墙下水
今年修边君莫忧,石作边墙墙上头
边墙上头多冻雀,侵晓霜明星渐落
人生谁不念妻孥,畏此营门双画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