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泥塑

家乡区县: 潮州市潮安区

大吴传统泥塑工艺源于南宋,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制作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技法,作品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人物头像为主,形象生动逼真,据了解,“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我国三大泥塑。据悉,去年大吴泥塑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潮州大吴泥塑源远流长,其历史可溯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距今773年。

清代中叶至民国初为大吴泥塑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泥塑作坊遍及全村,几乎家家有作坊,人人会泥塑,泥塑艺人有400余人。全村形成一个泥塑制品的自由贸易市场,来大吴采购的商人络绎不绝,泥塑制品近销邻县近乡,远销东南亚各国,泥塑生产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支柱。大吴艺人还被邀请到国外去进行泥人制作表演,他们的作品在工艺展览会上获奖,得到珍藏,成为民族工艺的奇葩。

传承

但要做到这样,不但得有高超的技艺,还得有经济实力。在当地,能塑造出高质量、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大型泥塑,也只有吴先生一人。

老艺人吴伯表示,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无法表现大吴泥塑的精髓,而手工泥塑费时、费力,做学徒的5、6年里没有经济效益却制约着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的积极性,大吴泥塑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危机。大吴泥塑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各级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让大吴泥塑更好地传承下去。

小棉花(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