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捷胜,总会无端想起许多美好的往事。
捷胜,历史悠久,山川绮丽,地处广东省汕尾市东南部,临大洋,环群山,是粤东的海防重镇,黄金海岸。我的孩提时代就在捷胜度过,那时捷胜的神秘伴随着我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
随着岁月流逝,工作生活的冲刷,童年的记忆也渐渐远去。沙滩上,拖网拉纤的脚印,早被风吹浪打去;山林中,吟诗狂歌的声音,亦已湮没在松涛山岚中。多年之后儿时玩伴偶尔相聚一起,对于捷胜,总是絮叨不已。每每酒至酣时,还免不了一番引经据典、捶胸顿足:捷胜啊捷胜,生我养我的故土……
捷胜在我的记忆深处,早已根深蒂固。她是一座文化古城!“沙坑遗址”见证了她六千年的历史。还记否,出土文物,石锛石斧石网坠,大口樽圆底釜,古越先民,辟荒开源。宋元明清,海防重镇。古城风貌,延续千年。小时候,我以为捷胜很大很大;长大了,我以为捷胜很小很小。现在,我终于真正地了解了。这个很大又很小的古城镇居然在六百年前就已经是一个雄踞粤东的海防重镇了。
捷胜成为军政要地之后,经济崛起神速,千商云集,文化蔚然成风,地灵人杰。这里风景旖旎,“捷胜八景”浑然天成,名山古寺环城而立,“粤东明珠”龟龄岛风景—枝独秀;这里倡学育才,好学成风,人才辈出,因而博得“粤东小苏杭”“文化古城”之美誉。明末志士廖天佐,画梅大师许兆寅,儒医林大蔚,木刻家何白涛,鼓师刘采,革命英烈李劳工等等,名人圣迹,不胜枚举。随着明代科举文教的兴起,捷胜诗词在粤东一带更是声名显赫,至今可谓“昔贤新秀,延续不断”。
现在尚存一角的古城墙,明清时期的一些古庙、民居建筑、名人诗联石刻等,无不一展其当时之辉煌。古庙木雕、石雕、绘画等工艺精堪,造型生动。民居建筑精致隽秀,院落之间廊庑穿插,厅堂轩昂,造型别具一格。名人诗联石刻激昂奔放,寓意深远。
捷胜人民多才多艺。每年农历正月二十的游神赛会,是最好的诠释。这一天,家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全城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远近闻名的‘‘捷胜景”浩浩荡荡出发了。“百仙百景"的游行队伍穿街过巷,慕名而来的人们踮足引颈,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捷胜人的才艺浓缩在这一天。可惜的是,1989年2月之后,因种种原因,人们就再也没能有眼福观赏这一文艺“大餐”了。
然历史变更,岁月沧桑,周边城镇的崛起,捷胜却日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昔日海防重镇的优势,而今荡然无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沉迷于曾经的“古城”童话之中,人才纷纷外流。虽拥有六百年文化历史的捷胜古镇,却因现在的天涯海角的劣势,已风采不再。曾经的恢宏伟岸,人间万象,业已尘封。青石小路,深宅大院,已在钢筋水泥中淹没。四大街,两大市曾经的熙熙攘攘,已成海市蜃楼。捷胜城的古老也许只能在古道里、寻常巷中找回点滴记忆。
我多么希望,今天的捷胜能够发挥古城所拥有的阳光沙滩、碧水青山等自然优势和历史人文的积淀,如一艘正在扬帆的巨舰,乘风破浪,驶向美好的明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