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长宁中学3

家乡区县: 陕西省武功县

办学历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侄孙毛圣栋从重庆来到上海,被上海市警察局长宣铁吾任命为上海市警察局督察长。毛圣栋是黄埔军校四期生,曾参加过北伐和抗日战争,是个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他看到被日寇蹂躏八年的上海教育界满目疮痍,便决心在上海办一所学校。1945年年底,毛圣栋约同是蒋氏亲属的毛庆祥到上海逸园新邨探访他的表叔——正休假在家的蒋介石次子蒋纬国先生。毛圣栋创校的想法与蒋纬国不谋而合。于是在蒋纬国的支持下,毛圣栋便着手筹办起来了。筹设中的学校被命名为“奉化中学”。

经毛圣栋、蒋纬国、毛庆祥等人的半年酝酿、四处联络,奉化中学的第一次筹备会议于1946年5月9日在当时东亚第一高楼——上海国际饭店召开。蒋纬国领衔具名邀请奉化中学的发起人与会,会后还设宴款待。蒋纬国亲自主持这次会议,在会上致词呼吁大家协力,共促其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会上宣布为“提倡教育、作育英才”,在上海筹设一所“学用合一”的中学,为纪念蒋介石故乡,该校命名为“上海市私立奉化中学”;会上还决定在上海马霍路37号设立奉化中学筹备处,毛圣栋为主任,蒋纬国、毛庆祥等为委员。筹办奉化中学的消息次日刊载于《中央日报》、《大公报》和沪上各报。上海滩一时满城风雨、到处讲“奉化”,许多知名人士纷纷解囊认捐,而爱俪园罗氏兄弟也慷慨应允捐地十余亩供奉化中学建校舍用。5月16日,筹备处向上海市教育局申报成立,上报筹设奉化中学的发起人有41人,都是当时军政界要人或上海滩知名人士。

奉化中学原拟在那年九月份开学,所以筹备处当务之急便是迅速寻到现成的校舍。当时号称“棉布大王”的鄞县人周联康为安康绸缎庄总经理,想在当时的长宁路35号(后为长宁路593号)自有的一幢三开间三层洋房办一所义务学校。毛圣栋与周联康本为宁波大同乡,又是好友。毛圣栋从史济照先生处得此消息,就以创办奉化中学事求助于周联康,聘请他担任校董。周联康就在1946年6月把这占地五亩的洋房租给奉化中学作校舍,并把每月的租金捐助给学校作经费。但此时,这幢洋房并不在周联康手里。原来这幢洋房在上海沦陷后被日籍人林国彦凭借日本宪兵的暴力所霸占,设立疫病医院,时人称为“林医院”,也有人称其为“伤兵医院”。抗战胜利后,林国彦一面改日本国籍登记为台湾人以逃避惩罚,一面勾结上海黑社会恶势力,以手枪和炸弹相威胁,妄图长期占用这幢洋房。而国民党CC派中统特务组织也以建新中学的名义霸占住楼房旁边的几亩空地要派用场,并觊觎空地旁的洋房。要收回洋房固然不易,而要从中统手中收回空地更是虎口拔牙。毛圣栋等创校人冒着黑道势力的炸弹威胁,又顶着特务强权的索要,先后以奉化中学筹备处主任和校董会董事长毛庆祥的名义发了很多呈文,找了很多机关很多人,甚至把状告到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陈立夫那里,经过不屈不挠的据理力争和半年周折,最后蒋纬国出面请CC派要员潘公展出来调解,奉化中学才如愿接管这幢洋房和房旁空地。

在为校舍四处奔走之时,奉化中学筹备处以茶话会、义演等方式筹集建校基金。筹备处印制捐赠收据,由蒋纬国、毛庆祥、毛圣栋三人联名发函寄发捐册向全国各省市的国民党党部募捐,还通过中国驻外使馆、领事馆向海外侨胞募捐。爱国侨领司徒美堂不仅作为发起人自己认捐,还用各种途径号召各地侨胞为奉化中学捐资。这样,很快就从全国各省市和海外各国侨胞劝募到不少建校基金。

1946年8月,经过奉化中学发起人的推荐、协商,组建了奉化中学校董事会,校董们推举当时的国民政府秘书毛庆祥为董事长,聘请毛圣栋先生为校长。毛圣栋校长请了一些教育行家里手介绍教员,帮助筹划学校办学体制,任命邱直青先生为校务主任,统管学校工作。

解决了校舍、经费、教员的问题后,招生又是个大难题。奉化中学原想按常规在1946年秋季招生开学,但由于校舍迟迟接管不了延至1947年春季才首次招生。蒋纬国等校董主张招生不应受常规、时间的限制,教育应该“有教无类”、不咎既往。他们允许他校开除的学生可以报考奉化中学且从宽录取,还允许他校学生可按其所读年级免试转学来奉化插班,加上奉化又有20%的免费生名额吸引着一批清寒学生,结果首次招生出奇地顺利,初一、初二、高一各年级春秋季二个班,班班招足额。

1947年2月,蒋氏家族发起并创办、在上海热闹一时又扬名海外的奉化中学终于在长宁路校址开学。当时校舍仅有一幢洋房,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占地五亩,拥有22位教职工、6个班级共224名学生。从1947年暑假开始,校董会动用募捐来的建校基金,先后在洋房南面操场东西两旁各建造一排南北走向的木板平房教室共12间,以及风雨操场和礼堂等一些零星校舍,还陆续添置一些理化仪器和图书设备等。而班级、学生数量也逐年增多。到1949年春,奉化中学发展成一所初具规模的完全中学,并在这年4月被当时的市教育局批准立案。

1949年春上海解放前夕,毛庆祥、蒋纬国等校董赴台湾,校董会推毛圣栋继任董事长暨校长。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毛圣栋以奉化中学已进入新时代,自己又无教育专长为由,不顾教职员的挽留而坚辞校长职务。于是奉化中学成立以吴文照副校长为主任的新校务委员会,对校政进行一番改革,实行民主办校,坚决贯彻面向工农的原则扩大招生。1952年12月26日,奉化中学公立,为上海首批私立转公立的三所中学之一,校名也因地处长宁区长宁路而改为“上海市长宁中学”。以后圣谊中学和新宁中学先后于1956年和2001年并入长宁中学,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人民政府也不断迁走学校周近的工厂、企业,扩大校园面积,还多次拨款建造新的教学楼和办公楼。2002年长宁中学迁进新建的校区,成为一所占地16.1亩,建筑面积达11047平方米的上海市一类达标学校。

说给自己听(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