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火车站位于南京长江北岸,又称南京北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14年,是当年津浦铁路的终起点,历来为南北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近代史上,浦口火车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地名,孙中山灵柩运达南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朱自清《背影》中的镜头皆发生于此,具有独特的民国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民国历史底蕴。近年来逐渐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重要外景基地。热播一时的《情深深雨蒙蒙》、大制作《国歌》等均在此拍摄过大量场景。浦口火车站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1]
建国后,浦口站历经多次调整,经历了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客运停止,后20世纪80年代客运恢复一段时间后于90年代再次停止客运并且永久性停止客运,并且随着站场货运业务不断扩大,站场规模不断扩建;到21世纪前10年,浦口火车站由客运站站房(已停止客运)和若干个铁路站场组成,其中有南京车辆段浦口站整备场、浦口码头铁道专用线场、原浦口客运站站场、南京铺镇车辆厂专用线场站等等站场组成。
浦口火车站(现称南京北站)。在中国铁路百年史上,浦口火车站和津浦铁路占有很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中国最早最长的一条铁路,而浦口火车站则是它南端的终点。浦口历来为南北交通的要冲,是接通大江南北的咽喉之地,在长江大桥未通车前,浦口火车站则是这咽喉的象征。车站大楼座落在浦口江边,远瞰南京,平吞江濑,实为浦口境内一大观。[2]
建国后,浦口站历经多次调整,经历了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客运停止,后20世纪80年代客运恢复一段时间后于90年代再次停止客运并且永久性停止客运,并且随着站场货运业务不断扩大,站场规模不断扩建;到21世纪前10年,浦口火车站由客运站站房(已停止客运)和若干个铁路站场组成,其中有南京车辆段浦口站整备场、浦口码头铁道专用线场、原浦口客运站站场、南京铺镇车辆厂专用线场站等等站场组成。
2010年8月18日,南京市规划局对《浦口火车站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进行公示,包括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将被修缮保护。
浦口火车站风貌区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北堡以南,与主城隔江相望。规划范围北至大马路,南至站墙里,西至老站月台,东至江边,面积约20公顷。其中风貌区保护范围为13公顷。
规划在对风貌区建筑及其所在环境进行梳理后,按照建筑的结构,布局、风貌的完好程度将建筑分为4类,分别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可更新改造建筑、建议拆除建筑。
建于1914年的南京北站主体大楼(原浦口火车站主体大楼)、南京北站月台和雨廊(原浦口火车站月台和雨廊)、中山停灵台、南京北站派出所(原浦口火车站车务段大楼)、南京北站售票处(原浦口火车站电报房),建于1920年的浦口电厂,这6处建筑将进行修缮保护。兴浦路邮政支局(原浦口邮局)、兵营旧址、红房子(原津浦铁路局高级职工住宅楼)、民居(慰安所)旧址虽然不属于文保单位,但4处历史建筑也将进行修缮保护。
瞭望塔在风貌区内异地选址复建,成为该地区另一处标志性建筑。
2013年,浦口火车站旧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