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家乡区县: 江苏省浦口区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素有“六朝古都”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其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江苏教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较早设置的17所省属公办本科学校之一。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学院基础上组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下设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等10个教育科研机构,与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学校现有草场门、浦口、小行三个校区和筹建中的溧水新校区,下设14个二级学院和1个教学部。
截止2013年,学院拥有全日制在校生8300余人,成教学生10006人,开设22个本科专业,13个专科专业,覆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主要学科门类,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特色专业6个、精品课程9门、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和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3个。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完成了江苏教育体制创新的尝试,从这里走出了享誉全国的名师名校长群体,这里的教育科研成果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在江苏1700多名中小学特级教师中,有140多名是该院培养的学生,仅中文系就培养了50多名语文特级教师。江苏首批获选“名校长”称号的40人中,该院校友占据了四分之一。学校凭借优异的办学实绩,被社会各界公认为“江苏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的摇篮”。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苏教版教材的编辑出版地,由该校编辑出版的17种中小学新教材,被兄弟省市争相学习借鉴和使用,“苏教版”教材已成为一种品牌,享誉全国。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于195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文革期间暂停招生,文革后1978年恢复招收全日制普通专科生以及成人本科生,1996年恢复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曾与华东师范大学等985、211
研究生班。2003年起招收专转本师范生,2006年南京师范大学与学院开始联合培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学院基础上组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下设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等10个教育科研机构,与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2013年,学院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学校校区几经转折,从起初的青岛路校区(南京大学南园西侧)到草场门校区,草场门校区的部分校舍后来又全部分给了南京艺术学院,学校也曾在古平岗校区办学。2006年学院在浦口设有新校区,2009年在小行又新添一所校区,形成了今日南京市长江两岸三校区的新格局(“两岸三地”)。[3-4] 目前已在南京市溧水区石湫镇筹建1200亩的新校区。

科研成果

2009~2013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17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83篇,权威期刊和CSSCI论文243
红楼
红楼[5]
篇,核心期刊和国家级报纸论文488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57部。承担院外科研课题9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课题1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1项。

拒绝平庸(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