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门

家乡区县: 江苏省浦口区

中山门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前身为明初宫城东面的朝阳门,原是一座瓮城,不便通车。1927年在兴建中山陵园大道时,将门拆除,把门基挖低,又重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砖门。在中门洞上嵌“中山门“的题字石额,可通汽车,为通向中山陵的大门。

中山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城门之一,原名朝阳门,因其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1366年朱元璋向东北两面拓展南京城时修建此门。当时城门为单孔券门,门外还有一道。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太平天国和曾国藩的湘军曾经多次在此激战。辛亥革命时江浙联军也是从这里进攻南京城。民国时,因迎奉中山先生灵柩归葬中山陵,国民政府将门洞狭小的朝阳门拆除,挖低门基,改筑为三孔券门。1928年7月,国民政府将七处城门改名,并加以整修,其中朝阳门即改名为中山门,并沿用至今。
1929年中山门建成后门额由谭延闿题写,1943年9月改为汪精卫的隶书石额。1946年,汪精卫的落款被凿去,但他的“中山门”三个字则一直沿用了五十多年。直到1996年,中山门的三道券门被改为沪宁高速公路进入南京城的入口,为方便城内外交通,在城门下方两侧另开全长1600米的双线行车隧道,在工程的同时,原汪精卫的题字被换成了王献之的集字。

拒绝平庸(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