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不停地四处收集被遗弃的民俗珍品,平时省吃俭用,却为这些“破烂”自费了几十万元,默默创办起一座民俗博物馆。
今年65岁的朱良越是矾山镇退休职工,平常喜好收藏古董,他30年花去30多万元已收藏古董2000余件。老朱常对人说,这些古董现在若不收藏,子孙后代就无从知道它们的演变和发展历史。
朱良越曾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茶场劳动,50年来他的劳动工具收藏得特别齐全。
朱良越民俗馆设在矾山镇福德湾村旗杆内朱氏民居,大门贴上对联“件件摆列笑老憨拾破烂,行行麻林须知泥沙埋明珠”。这是一座清代贡生朱大彬所建的四合院式的民居,距今己有300多年历史。大门口立有两对青石竖有旗杆,故民居又被人称为旗杆内。朱良越的民俗馆办在自己的故居里,面积320平方米,共7间,主展厅100平方米,陈列品分门别类井井有条。分为木制品、棉制品、铜制品、竹制品、陶瓷品五大类,分别陈列在七间房屋里,让人看了目不暇接,大饱眼福。
民俗馆现已成为福德湾村一道景点,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据不完全统计,免费开放一年来已有上万人次参观了民俗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