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及服饰

家乡区县: 陕西省武功县

      建国前,居住窑洞破庙者,多为贫穷人。农村一般人住土木结构的厦房,极少数财东家住土砖木结构的大房。农村习惯睡土炕(冬季用柴禾烧炕取暖)。八十年代后,农村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厦房、土砖木结构的大房逐渐被淘汰。村民普遍住上了砖木结构的大房和砖混结构的平房,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住上了一砖到顶的二层楼。青年多睡床,冬季用电热毯取暖。五十—七十年代,结婚一般屋内多为红纸顶棚或苇席顶棚,置放“三八柜”、两个箱子。八十年代后,大小立柜、高低柜都已过时,组合柜、席梦思床、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家庭影院之类成了年轻人结婚最时髦的摆设。

       建国前,男孩一般穿蓝、黑色衣服,头戴两扇棉帽;女孩穿花衣裤,男青年穿黑、蓝色土布衣服,对襟褂子;姑娘穿红、绿土布或花布衣服,大襟单、夹、棉衣。中老年人穿蓝黑色土布衣裤、白里褂子、圆口布鞋,腰系腰带,腹部佩“围肚”。老年妇女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大裆裤,四季绑扎裤腿,头顶黑丝包头,肋下佩戴秀花针葫芦。农村流传的“冬穿青,夏穿白,二八月一锭黑”的顺口溜,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的衣着习惯。职业不同,穿戴各异。学生穿蓝、黑色中山装,政界做事或教书先生一般穿长袍、戴礼帽、着皮底鞋;商人穿长袍,上套褂子,戴火车头帽或尖顶的“壳脑”帽。建国后,男女服装衣料,逐步由机织细平布代替人工纺织的土粗布。起初多为细平布、花达呢、织贡呢、卡叽。八十年代后,衣料多为化纤品,有涤卡、的确凉、腈纶、毛呢等。男装有夹克、西服等,女装和童装变化快,春夏秋冬,花色新颖,品种繁多。公安、法院、检察院、工商、税务、药检、司法、交通等公务人员按不同职业规定统一着装。 

CM。。青春,(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