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一词曾作为行政区名词出现在广东省的行政区划版图上(1949年——1952年),现更多的是一地理和文化上的概念,具体指潮汕文化影响区域(潮汕文化以精制典雅见著,广府文化以融汇中西闻名,两者同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该地区随着行政区划的更迭曾出现先后义安、潮州、潮州三阳、潮州九邑、潮州八邑、汕头地区、潮汕三市等称谓。潮汕地区在古时称为潮州府,如今潮汕地区主要则指潮汕三市: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以及原潮州府丰顺县。潮汕地区虽被分为三个地级市,但他们同根同祖,永远一句“胶己人”便紧紧地团结起来。
1904年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有“潮汕”新名词。1907年5月22日发生了丁未黄冈起义,这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指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潮汕”这片土地也逐步为外界所瞩目。1921年之后,汕头建市设立市政厅,属广东省政府领导,成了粤东地区继潮州府城之后的另一地域亮点。
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 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潮汕划给南越管辖,北宋地理全书 《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 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人等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