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陉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见义勇为的仁人志士,也不乏富有才华的文人、学者、能工巧匠、民间艺人。他们或著书立说,或从事艺术,或修建古刹,创造了绚烂多姿的古代文化,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光添彩。无论是苍岩山的桥楼殿阁,雄伟的长城关隘,还是各地的金石碑刻、名瓷古玩,以及琴棋书画、戏曲歌舞、花灯面塑都闻名遐迩,引人瞩目。 建国以后,井陉文化艺术的发展,多彩多姿,灿烂辉煌。被誉为祖国民间艺术一枝奇葩的“井陉拉花”曾两度进京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委员长的亲切接见,得到好评。井陉的晋剧也以自己独特的地方色彩进京演出,为井陉人民争得了荣誉。历代流传于井陉境内的“竹马”、“抬扛”、“跑驴”、“旱船”等民间艺术,品种繁多、风格别致,颇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井陉的文化艺术更加兴旺,戏剧、曲艺、电影、广播等事业蓬勃发展,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发展。在文艺方面更是人才迭出,许多人加入了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协会。他们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文章,展出作品,并多次参加省、市文艺会演,为井陉人民争得了荣誉。
近年来,井陉的文化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人们的文化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参与也越来越多、越大。为了满足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建起了“井陉文化中心大楼”和“井陉宣传文化中心大楼”,使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985年后,井陉县以文化馆为主要阵地,聘请省、市专家,对县域内热爱文学、书画、摄影等方面的人才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优秀文化人才。除此之外,还积极鼓励人们组织民间文化组织,使井陉的文化氛围更浓、更强,既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又保存了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井陉的体育事业发展很快,各种体育组织不断产生,并积极开展活动。群众体育活动遍及城乡。在省市举办的各项赛事中,连连夺冠,截至2004年底,共有39项创河北省纪录,2项创全国记录,1项创世界纪录。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使井陉的知名度不断提高,1996年,井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1999年,被河北省评为“文化先进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