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老树、宗祠、深井、小巷、大宅、乡音、民俗,是中国人传统的家乡记忆,是中国千年基层社会——古村的印痕。大南村,与许许多多的岭南注明的古村落一样,青砖老屋,恢宏祠堂,石板街道,小巷人家,古榕鱼塘,田埂菜地,大南村,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一种在自给自足中显露一种淡泊悠闲,把自然和人性容和的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而周氏族人就是生活在这里。
据历史记载,大南村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1年)建村,距今800年历史,大南村周姓的开村始祖周仕龙、周遂禄是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第九代孙,故周敦颐被南村周姓尊为先祖。南村周氏一族经历三十多世繁衍,生生不息,蔚然成泱泱大族,如今,周氏族人“开枝散叶”分居于10个自然村及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大南村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其中包括农民起义将领,抗英、抗日民族英雄、人民音乐家和爱国爱乡的海外侨领。例如三元里抗英民族英雄太平天国起义将领周春,新中国的人民音乐家周国瑾。
最后附上先祖的《爱莲说》来勉励大家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