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堂,春风堂是花洲书院的讲堂,是书院的主体建筑,范仲淹创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即诞生于此。现存春风堂为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代知州马应宿重建,2002年重修。面阔三间,硬山卷棚式砖木结构,前后走廊。匾额“春风堂”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手迹。廊柱楹联:“育文武英才,进朝堂,赴边疆,展为民抱负;聚精忠赤子,讲经史,说词赋,传治国真知”,由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撰,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后裔颜振卿书。门柱楹联: “劝天下之学,育天下之才”,是范仲淹的名句,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手迹。
书院的讲堂以“春风”命名,有教师讲学如春风化雨,学生听讲如坐春风之寓意。当年范仲淹常到书院讲学,从而使邓州文运大开,人才辈出。范仲淹有诗句“春风堂下红香满”以记其盛。
春风堂内布展的是范仲淹当年在此执教的场景,包括教习讲桌和学生坐凳。东山墙镶嵌的是花岗岩石雕范仲淹写《岳阳楼记》图,由中国旅美画家陈雄立先生创作;西山墙镶嵌的是花岗岩石雕花洲书院训士条规,为大清道光四年花洲书院主讲高殿举制定,条规曰: “诚以正心,立品制行;士贵立品,坚持雅操:爱人以德,共相切磋;读书为业,寸阴是竞:顶 冠束戴,端坐辨难:学问思辨,力行为归;举止整齐,严肃规范;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德业修行,置簿书之”。还有范仲淹的墨迹《道服赞》,以及“四箴” (视、听、言、动)碑。
不欺堂,公元1046年3月,范公弟子贾黯考中状元,回邓向老师求教,范公送给他“不欺”二字,并嘱咐贾黯:“君不忧不显,,惟‘不欺’二字可终身行之”。贾黯遂终身佩服践行。后官至开封知府、御史中丞,从不做欺君欺民之事。堂内范仲淹汉白玉雕像为中央电视台编导魏鑫及夫人李庆文捐赠。
不欺堂,位于风景秀丽的百花洲南部。百花洲园林由南部龙首山、五峰山、思范亭、福地洞天和北部的百花洲组成。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山、湖、洲、林相映生辉。相传范公创办书院时,在洲中广植花木,风景如画,与民同乐。其中,所植牡丹居多。故此园称不欺堂和牡丹园,他的《牡丹》诗曰:“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东南角是龙首山,龙龟双双盘于山顶。西边是思范亭,全石结构,制作精巧,请看水中还有一大一小两只石龟,在那里亲吻,真可谓“母子情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