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开元寺

家乡区县: 潮州市潮安区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中心。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宽敞、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而名闻遐迩,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始建时占地百亩,历代沧桑,隆替不常;迄今尚存不足四十亩。经宋元明清及今,先後十次大规模修建,其建筑格局大致分为三部:中轴为照墙、山门、天王殿、大
潮州开元寺
潮州开元寺
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五观堂、香积厨、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云水堂、诸天阁、形成宠大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群。其主要殿阁均为木石材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十一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经历一千二百馀年地震、海潮、台风、雷电、冰雹等自然灾害,以及历代战乱、人为摧残而又不断修建,至今仍保持着唐宋宫殿式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据当代古建筑专家考证: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的宋代建筑模式,与现在开元寺天王殿一模一样,证实了天王殿为宋代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经常有国内外的建筑学院组织师生至此观摩学习,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明“。

内墙壁各处,镶嵌着众多官府文告和历代开元寺重修碑记石刻。1961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开放大寺。
潮州开元镇国禅寺向为十方丛林,住持由僧众推举;清代乾隆元年(1735年)礼请密因和尚任住持之後,改以曹洞法裔相承为住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恢复十方选贤制,近数十年来,住持分别由临济、曹洞、黄檗法裔出任。1950年纯信和尚被公推为住持,他曾发心代众生受苦而焚去二指。在极左路线重压下,为了保全开元寺,他上书中国佛教协会反映情况,使肉菜市场从寺中迁出,又带领僧众种田、办酱油厂和柴炭门市部以自养;整修殿宇、重塑天王像,在任十六年,诸多建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逐返乡而逝。
改革开放後,住持慧原法师发大菩提心,多方奔走筹划经营,在海内外善信资助下,六载重修,使梵宇重光。1991年定然法师住持开元寺,订规立约,整肃道风。泰国华侨领袖、大慈善家谢慧如先生资肋七百馀万元在风光绮丽的韩江大桥东侧山麓兴建泰国式佛殿一座,每年均有数以十万计的侨胞、国内外高僧大德至此观光。1992年,定然法师在原来僧伽培训班基础上,恢复岭东佛学院(1933年太虚法师创办,1935年因经济困难停办),礼聘德才兼备的法师任教,现已毕业三届学僧。1996年耗资五百馀万元,在开元寺西侧兴建占地二千馀平方米的园林式教学楼,其格调与开元寺主体古建筑相协调。
2001年06月25日,潮州开元寺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卡约(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