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庙会,从顺治八年始(公元1651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三月三、九月九为香火会。届时,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或祈风调雨顺,或求福康宁,以其获得心灵的慰藉。庙会香火旺盛,闻名百里。
顺治八年,青岛崂山碧霞洞道人马元禄云游到此,见金山山势明秀,天成丽质,是个能闻天籁,能觅仙踪和能接天地之灵气的地方,遂募化四方,修建真观,渐以扩大。当时,金山真观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面积1260平方米,建筑群有南楼、北楼、北大殿、王龙观四部分组成,另有道舍,膳房若干间,有观田160亩,由两名长工和众多佃户经营,每代主持道士3-4人,至光绪十三年(1886年)传道十代,共有道士42人,道光年间为鼎盛期,周围村民信奉此教者数万户,供香火者近万人。
金山庙会,因距今300多年,历史久远,文化沉淀浓厚,使原本不算很大的金山成为当地和周边地区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文化的象征。特别是近几年来,当地政府本着开发旅游业的原则,对金山庙会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和发展,使金山庙会成为临朐、昌乐、安丘三地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特殊平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