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八景之广济桥

家乡区县: 潮州市潮安区

     中国多处地方都有名为“广济桥”的桥梁建筑,其中广东省潮州市广济桥最为著名。广济桥以其“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曾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俗称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呢。韩湘子造东面一段桥,请八仙来帮忙。韩湘子亲自去凤凰山取石,把石头都变成黑猪,一路赶来,但最后一群猪刚赶到凤南时,给一个孕妇识破,怪叫起来:石头怎会走路!一句话泄破了天机,石头再也赶不动了,因此韩湘子负责的那东面最后几墩没有修起来。
   韩江上的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6年(1170),历时56年建成。全桥长518米,分东、西、中三段,东西两段皆为石礅、石梁桥。东段共有12孔、13墩,长约283米;西段共有7孔、8墩,长137米;桥面很宽,约5米,这样的宽度在我国古代桥梁中还是很少见的。后来在不断水毁中,重建时增加至24墩,并建有望楼。中间一段长约100米,是浮桥部分,主要是因为“中流惊湍尤深,不可为墩”,同时又受台风洪水冲袭,不宜建墩。因此中间一段是用铁链把18到24只木船铰接在一起,定时开启,以利航行。


    在潮州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两只铁牛一只溜。”这首民谣清晰地概括了广济桥上发生的故事,特别是桥墩的演变情况。1958年4月当地政府对大桥做了全面的修理与加固,新建了钢筋混凝土梁,从此,结束了800年来屡修屡毁的历史。1976年再次将桥拓宽,车行道宽为7米,两侧又各增加了2米宽的人行道;桥两端的城楼,已作为工人文化宫供人们休闲。以后又在下游1公里处修了一座韩江大桥,把广济桥作为文物保护了起来。2003年至2007年对广济桥按照最辉煌时期的明代进行了修复,桥墩做了加固,恢复了“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浮桥,修复了桥上的十二座楼阁和十八座亭屋,并为之加上匾额与对联,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
   在潮州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桥梁的民谣:“到广不到潮,枉向广东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许多外地游客经常就这样匆忙走马观花逛游一下就离开了。其实,潮州是一个慢城生活节奏的城市,潮州有这么多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光是一座广济桥景点没有1、2天的时间从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去感受是远远不够的。
雾里观桥,在烟花三月时节,可用春江潮水雾蒙蒙,烟波浩渺望湘桥来形容,广济桥两端的滨江长廊木棉花盛开,船夫江上捕鱼,在雾里观桥是一种惬意的享受……悠然自在地吟诗一首:南国春来早,花开胭脂红,湘桥水墨凝,鱼夫弄潮忙。

我的网络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wm23.cn/yangcui

我的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69045571.html

我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vivalavidatibet

masai(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