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书院,为北宋时期四大书院之一。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1009年,宋真宗御赐匾额“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1043年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使书院人才辈出,显赫一
应天书院,为北宋时期四大书院之一。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1009年,宋真宗御赐匾额“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1043年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到很大发展。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使书院人才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 "台会 " ,老百姓又称其为 " 朝台" 。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盛大的庙会,距今已延续四千多年的时间。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相当隆重的庙会。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大。朝台本来从正月初四开始,但路途较远的外省和本省的香客为表达对火神的虔诚与敬意,从头年的腊月便往这儿赶,春节未到,火神台附近方圆几里的村庄上已住满外地的香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