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青岛解放
青岛市内人口众多,建筑物林立,经济文化设施集中。为了避免战火对城市的破坏,把这座美丽的城市完好无损地交给人民,人民解放军在进入市区之前,决定快速挺进,禁止使用重武器,力避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巷战。人民解放军进入市区以后,国民党军队完全丧失了有组织的抗击能力,只顾仓猝逃命。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直取大港和团岛,迫使国民党军队乘船南逃。
6月2日中午12时,青岛完全解放。由于解放军攻势迅猛,加之青岛地下党发动护厂、护校等斗争有力,使青岛解放时水电未断,电讯通畅,港口设备和工厂企业完存无损,生产和社会秩序很快得以恢复。青岛解放的当天,为了“保障全市人民生命财产,维护社会治安,确立革命秩序”,青岛市军管会根据山东军区的命令,正式挂牌成立,并发布第一号布告:在青岛实行军事管制。中共青岛市委正式入市办公,青岛市人民政府也同时宣告成立。马保三就任新青岛第一任市长。晚上8点30分,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8战役影响
青即战役,自1949年5月开始发动围攻,至6月青岛解放,历时一个月,共歼国民党军队5745人,解放国土7012.5平方华里。此役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在山东及华北地区的统治,使山东大陆全部解放。这对开辟海上交通运输,发展生产,支援向全国大进军夺取更大胜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9大事记史
1947年
8月3日:蒋介石集结了国民党五个整编师向胶东解放区进攻。敌五十四师自青岛即墨地区越过大沽河沿胶济路西犯。
9月1日:胶东解放军首批释放国民党官兵997名,抵达即墨城。
10月2日:10月2日-10日华东人民解放军发动胶河战役,歼敌12000余人,乘胜收复昌邑、掖县、栖霞、威海市。此次战役标志着山东战场转入进攻。
11月25日:美军配合国民党军队向我胶东的即墨县进犯。
1948年
9月2日:蒋介石颁布命令:由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刘安祺兼代青岛警备区司令。
11月29日: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一艘巡洋舰,载美军陆战队员1250名由关岛抵青岛大港码头,30日登陆。
12月13日:美国第38特种混合舰队自是日晨陆续离青赴沪。
12月26日:国民党青岛警备旅副旅长顾正光,率直属队及第一团共1500人起义,起义部队后改编为南海军分区独立团,中央军委任命顾正光为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9年
1月12日:自是日起,美驻青地面部队陆续登舰移驻海面。
1月27日:在中共青岛市委领导下,国民党第32军754团在团长方本壮率领下,在即墨城南20余里处起义。
4月11日:驻守青岛的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刘安祺召集高级军官会议,研究青岛防卫部署及撤退计划。为“力避被歼”,拖延撤退时间,在青岛外围自即墨至沧口设置了三道防线。
5月4日:我三十二军向青敌外围防御中心据点上疃发起进攻。九十四师二八O团主攻,九十五师二八四团支援。守敌三十二军二五五师七六三团依仗明碉暗堡负隅顽抗。我军进攻受挫。
5月19日:上疃守敌三十二军七六三团,在我三十二军二八四团连日围攻下,慑于被歼,乘隙突围逃窜。至此,青即外围战即告结束,敌人在即墨城外围设置的据点全被拔掉。
5月26日:在我三路大军的全线攻击下,敌第一道防线全部崩溃,我军收复马山、即墨城、窝洛子、盟旺山、华盖山、南泉等大小据点二十余处,解放即墨城东至海边、西至胶济铁路长达百余华里的大片土地。
5月28日:华东警四旅经四小时激战,攻克铁骑山。
5月30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城阳车站。国民党军队的第二道防线开始崩溃。同日,三十二军九十四师二八O团兵分两路进攻蝎子山,守敌依仗有利地形,据高临下负隅顽抗。我军摧毁敌地堡,攻克蝎子山。
5月31日:在我三十二军、华东警四旅的连续攻击下,敌西起女姑口经城阳、流亭,沿白沙河向东延续的第二道防线全线崩溃,我军收复黄埠水源地、城阳、女姑口车站及该线以北的广大农村,直逼敌最后一道防线。
6月1日:中路大军攻占丹山后,并于当晚八时攻占李村。西路大军三十二军九十五师二八三团二营四连兵分四路,攻克敌军娄山、老虎山、板桥坊等敌人据点。东路大军华东警四旅攻占张村、沙子口,第三道防线被摧毁。
6月2日:为确保社会治安,建立革命秩序,即日起全市戒严。军管会按系统开始接管工作。并发布党政军人员入城纪律和确保革命秩序,保障社会安定的命令。同日,青岛市警备司令部正式成立,谭希林任司令员,刘勇任副司令员,赵一萍任参谋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