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民居,中国的民居种类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北京的四合院,蒙古族的蒙古包,陕西、河南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然青海最具有特色的是传统的河湟民居庄廓院。
何谓河湟,河湟地区泛指青藏高原达坂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的黄河与湟水河流域,面积约占青海省5%,人口却占全省总人口67%,人口相对密集、民族众多。是中原儒家文化与西北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地区;也是我国多元文化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河湟农村家家户户都居住在庄廓院内,那么何谓庄廓院呢?庄廓院其实就是有着高大土筑围墙、厚实大门的四合院。庄廓一词为河湟土话,庄者村庄,俗称庄子;廓即郭,字义为城墙外围之防护墙。内城外郭,合称城郭。如有护城河则称城池。庄廓一词从村庄廓墙演绎而来。庄廓与城郭有着传承联系。
河湟庄廓院看似简单土气,但它却有着深远的历史和很好的实用性。由于河湟地处边远,气候高寒,长期的战乱、严酷的环境和就地取材的本能造就了它独有的风格。唐宋以来,河湟战火连绵,烽烟不息。兵燹匪患长期困扰百姓。明代伊始,建城堡、设驿站、屯兵移民为国策。所以县有城池,村有堡子,户有庄廓,都是防御性很强的生活居所。
一个完整的河湟庄廓院就是一个微型城堡。高约5米的土筑厚墙,不可随意逾越。严密厚实的大门拴以粗门闩,便有三五莽汉也奈何不得,紧急关头上了房顶,便可居高临下,抵御墙外之侵。与南方民宅低矮的篱笆墙比,可谓坚固。南方民宅的门闩是装在门扇上的,小巧的插闩开闭自如,但遇强人,一脚猛踹便可闯入,而庄廓院的门闩直接效仿城门的门闩,只是略小些。庄廓院的屋顶都是平顶,上房御敌,行走如平地,俗话说“青海山上不长草,河湟房上可赛跑”,这一点确实不假。
在河湟农村建房造屋,十分热闹,全村邻里都来帮忙。用墙杆、墙板、杵子、铁锨等工具,先筑成土围墙,俗称“打庄廓”。打庄廓有很多讲究,打庄廓前,要请风水先生勘测地势,选择良辰吉日。筑庄墙的方式很原始,是就地取材,用黄土夯筑而成。具体筑法是:在架好的墙杆、墙板间,填满潮土,用杵石夯实,一板一翻,逐级升高。如果筑起来的墙一再颓倒,民间认为是挖到“太岁”头上了,须请阴阳先生禳解。在院墙合拢时,要举行“合龙口”仪式,这需要选中一个人扮鬼,众人将他从院中驱打赶出来,据说这样子院里就没有鬼了,可以安居乐业。在庄廓内修建住房时,上大梁是一项十分隆重的仪式,一般要选择黄道吉日,焚烧香表,鸣放鞭炮,杀羊宰鸡,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上大梁时,要在大梁中悬一个红色布袋,或凿一小洞,里面装小麦、青稞、豌豆、莜麦、玉米等五色粮食和十二金药一副,取“五谷丰登、驱秽镇邪”之意。在大梁上还要贴写“姜太公到此立木”、“上梁大吉”、“大吉大利”等红纸条,取个吉利,整个过程称之为“包宝梁”。庄廓院落中心,称之为“中宫”,是庄廓的心脏。在过去,庄廓落成后,要在中宫下埋入内装补药海龙、海马、发面等物的宝瓶;埋八卦砖符,以补中益气,保佑家业兴旺。为了美观和清洁,多数人家喜欢在庄廓院内建一座小花坛,种植花草,如牡丹、芍药、荷包牡丹、萱草、海纳等,从开春到暮秋,小花坛里姹紫嫣红,十分赏心悦目,给朴实的农家庄廓院陡增了几许靓丽的色彩和盎然的情趣。
打成的庄廓是方形封闭式平面民居,其形状呈方形或长方形,庄墙高约4-5米、宽50-80厘米,它像一道屏障,将所有的房屋和庭院都包围在里面,除了按正房的需求在相应的某面墙上辟大门外,庄墙没有其它开口。院内四面靠墙建房,形成四合院,以南北中轴线左右对称,中间留出庭院,可种植花木。
房屋的具体修建格局,也由于经济条件和主人身份,因人而异,屋脊一般采用硬山式,屋顶处理有起脊和卷棚顶形式,不设宝瓶和脊兽等构件。屋面因规格大小,分为双坡式,俗称“两流水”;单坡式,俗称“一流水”。房屋进深有攒金五架、大七架、三架梁、大抱屋、尕抱屋之分。攒金五架,一般为金柱、檐柱、和后山柱三排柱,主梁前有插梁,共计有五道檩子,檐头有飞檐。大七架有金柱、檐柱、后山柱、后檐柱,共设七道檩子,主梁前后均有插梁,前檐有飞檐。攒金五架和大七架均为双坡式。三架梁,也称磨房顶双流水,共计两排柱子,分前后檐柱,三架檩子。抱屋间均为单坡式,大抱屋主梁前有插梁,设飞椽,有五道檩子。尕抱屋无插梁和飞椽,进深较浅,有三四道檩子。屋面处理有“仰撒瓦”,即屋面铺设青板瓦;“阴阳瓦”,即青板瓦上又扣上筒瓦,檐前有滴水、猫头和勾头等青瓦构件。房屋隔断有穿廊,即前柱与金柱之间分隔在外面,用以堆放、制作加工、休闲之用。“虎抱头”也称“出檐”,即将两边间从金柱隔进房内,中间一间从檐柱下隔进房内,使形成为一个大“凹”字,使两边间面积扩大,便于盘筑大热炕,供家人睡卧起居之用。挑檐,即从檐柱下砌墙,安装门窗,两边间盘炕。在装修上有描檩花牵,破间鹁鸽头,平檩悬牵,土门土窗之分。破间鹁鸽头:前檐设飞檐,除每间梁头云子头(鹁鸽头)外,每间再加装两个鹁鸽头。其装修同描檩花牵。描檩花牵:有飞檐,檩下有枋,枋下有花牵板,板下有牵。檩柱之间有花墩,多精工雕刻为石榴、葡萄、荷叶、寿桃等造型,枋与牵之间有花牵板,雕刻各种如意、云纹、抱叶、锦地、缠枝牡丹、宝相花、云子图案等,花牵两头刻卡子,中段为枋心、盒子。中间为明间,牵与柱子之间有雀替,多为三角形雕花板子。两暗间牵与柱间镶嵌雕刻精美的圈口。窗户多为格扇支摘窗,上部可以用木棍支起采光,下槛可以摘下,视具体情况而定。明间有格扇门,一般为四扇,其格扇、绦环、郡板均有图案装饰。民居对大门建筑很为讲究,精心设计,精心修造,精心雕刻。有随墙门、如意门、虎座门、垂花门等。因经济条件和主人心意而修建。随墙门最为便当,即在院墙安装门枋,四角装门窝,视门大小可以装双扇门,也可以是单扇门。如意门门枋上部有花牵板,两边有磨砖对缝砖雕墀头,有不同规格大小。垂头有单卷、双卷、三卷之分,花牵也分为一、二、三层。门枋上有雕花门簪。安双扇木板门扇,并有铜制门环、兽头。垂花门,门檐下有飞檐,设垂柱,柱上雕花,故名,显得华丽大方,高雅富贵。虎座门基本同于垂花门,惟门枋两柱子上各斜出一柱,如虎踞之势,故名虎座门。除随墙门外,一般墀头下部或前设抱鼓石,也有上马石之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