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兵大举南侵,掳走徽、钦二帝,历史上称“靖康之耻”。康王赵构南逃,相传到过象山,历史无明确记载,但象山的一些地名来历,确与康王避难有关。
康王坐船南逃,金兵穷追不舍。一天,康王进入乱礁洋,翘首西望,满眼是崇山峻岭,决定只身弃船登陆,以避开金兵。他从毛湾上岸,走到下毛湾,稍作停留,准备上马赶路,只觉浑身无力,幸亏路边有块大方石可作垫脚,才上了战马。这块大方石如今留在下毛湾村东路口,高约半米,人称上马石。下毛湾也因此别称上马石。
康王策马扬鞭,越过珠山,穿出珠山岙,后有金兵蜂拥紧追。路人见一英俊小将被金兵追得走投无路,知是宋将,忙将他引入小路,躲进路亭,替他脱下战袍,换上民服,引他向西南逃去。后来人们始知他就是高宗皇帝,因称该亭为着衣亭。
再说康王马不停蹄,翻过几座山,越过几道岭,被茫茫的西沪港挡住去路,他来不及多想,调转马头向北登上一条矮岭头,猛见远远的山坳炊烟缭绕。便策马向那山坳奔去。因有这段传说,后人称这条岭为相见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