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让你爱上信阳毛尖

家乡区县: 信阳市商城县

    或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信阳这个偏安于河南省一角的小城市,但相信许多人都会在毛尖前面不由自主的加上信阳这两个字。正是有了信阳毛尖,才使得信阳这个小城更加的广为人知了。

      试想凉月如水,朦胧的月光洒满微风轻轻撩起的窗帘,心中凝聚的那缕缕情丝,萦绕着初春柔美的月色缓慢升起。几叶信阳毛尖,轻浮杯中,在水里舒展旋转,漾起浅浅的绿色。这绿色,和身边两盆“滴水观音”一样,那绿得让人心醉的片片扇形柄叶,和着静寂的月色相伴,在悠悠的记忆中漫步,寻找着那绵延纤细婉约的情怀!此情此景不知会吸引多少高雅人士向往,不为一时繁华,只求片刻宁静。独处于夜色中,抛却俗事的纷繁芜杂,让心灵归于平静,去找寻笑看人生的一种从容、一种淡泊;用这份不可多得的静寂,拂去那渐渐淡去的忧伤,拂去那点点滴滴的无奈,在疲惫中给自己的心灵一点小憩,找回那个心静如雪、无欲无求的自己!

      信阳毛尖自古为贡品,《唐·地理志》载:“义阳(今信阳)土贡品有茶”。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称的“淮南茶,信阳第一”、茶圣陆羽的“淮南茶,光州上(今光山县)”,成为信阳毛尖的千古定论。1915年,信阳毛尖代表中国茶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新中国成立后,信阳毛尖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年,信阳毛尖参加全国绿茶评比,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金奖……玻璃杯冲信阳毛尖,只见毛尖在水中曼妙翻转,慢慢滋润开来,仿佛一只只蝴蝶飞舞,然后缓缓落下,轻品慢啜,似乎无味,继而一股栗香之气弥散于唇齿之间。

      说信阳毛尖,不得不说车云山。说起它们,就会聊起中国千年茶话。车云山位于鄂豫之界,沐长江之雨,浴淮河之风,所产毛尖,品质列绿茶之首。信阳毛尖在国际国内获的大奖,都是在车云山采摘的车云山千佛塔位于浉河区董家河境内的车云山村。相传武则天肠胃有疾,药不能治,饮过这里的毛尖后,疾病顿时消除,于是赏赐银两在车云山山顶建立了千佛塔。千佛塔成为河南茶史中一个独特的标志。

    信阳毛尖分很多种:有的只采冒出来的新芽,有的要等新芽长到大拇指大小才采,有的采较老的叶子。但无论是哪一种,泡出来的茶都无比醇香。新芽一般是小拇指那么大,颜色是淡淡的浅绿,边角沾一点点黄,形状像小正方形,十分柔软。而大拇指大小的叶子,颜色稍深一点,但与其他树叶比起来却是嫩芽。较老的叶子嘛,颜色本事墨绿色的,看上去很阴郁,但茶香却浓,味微苦。采完茶叶后还要筛选,把有斑点的跳出来,剩下的就全是水灵灵的、完美的茶叶了。这筛选还要选好几次呢,可见做工多精细。筛选完了要炒茶,炒茶跟炒菜差不多,只是不放佐料,而且不能炒焦。这茶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只要你头晕眼花、困倦不已、消化不良,喝几口信阳毛尖茶,持续几天就好了。信阳毛尖的价值很高,上好的茶叶买几千块钱一斤,给种茶的人带来了致富的妙招。

      饮茶以人少为贵,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则为施茶。中国人向来喜欢追求一种雅致的意境,在联翩细雪的日子独啜香茗,将茶的冲淡闲适化为自己淡泊自甘的朗然心胸,一杯忘世,七碗生风。这样的苦寒天气,忽有故人不期而至,于是不再“闲敲棋子落灯花”,欢喜地将其引进,两人拥炉对坐,以茶代酒,彻夜畅谈——此情可入景,此情可入诗。正如周作人所说:“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纤纤条索覆银毫,汤色绿润香气妖。南湾湖上黑龙潭,山青水秀风光好。茶山葱笼蒸云雾,天降甘露润细毫。龙潭汲泉煮春茗,一壶毛尖百愁消。”这便是世人对毛尖最好的评价了吧。

yishigurenlai(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